去年8月,广州岗顶某医院门口发生一起黑救护车抢生意,致昏迷患者被困5小时无法转院的恶性事件。半年多过去之后,广州各医院的黑救护车不但没有销声匿迹,反倒成为运送在广州就医的病人进行转院、出院的主力军。
一辆普通的面包车经过改装贴上红色“十”字和“救护”等标识,车顶装上警灯、警报器后,便在各大医院之间招摇过市地接送病患……黑救护车为什么会有市场?
由于医疗风险高且缺乏相关法律法规准入指引,加之运力难及,正规救护车难以满足长途救护转运的需求。需求旺盛的长途救护转运市场出现空缺,黑救护车乘势发展起来,吸引了不少需要长途转运的病患及其家属。可是,黑救护车也带来众多隐患。像近期媒体披露多地黑救护车不仅横行市场,抢地盘、乱收费甚至相互之间血拼等,而且还缺乏医疗服务资质,救护能力严重不足,上了黑救护车的患者,可能会被耽误病情,危及生命,这无疑更令人担忧。
黑救护车打击一遍又卷土重来,探析原因,还是公共管理出现了问题。对黑救护车的监管涉及多个部门:救护人员的资质归卫生部门管理,改装车辆归公安交警部门管理,运营定价归物价部门管理,而如果收费出现欺诈,则涉及工商管理部门。这其中的监管难免会出现扯皮。
有需求就会有市场,群众对于救护车的需求量远大于120急救的供应量,当务之急是建立一个完善的急救系统,使病人能够有车可载,有求必应,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法制日报》5.4 沈峰 程汉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