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6年04月21日 星期四

    霍金家族的育儿观

    《 文摘报 》( 2016年04月21日   03 版)

      4月12日,著名物理学家史蒂芬·霍金开通微博,向中国网友问好,引发关注的热潮。鲜为人知的是,霍金一家人都智商奇高,内心强大,是古怪的天才家庭。

        奶奶锻造成才之路

      霍金1942年出生在英国牛津,父母弗兰克和伊莎贝尔都是牛津大学毕业生。弗兰克对霍金的教育一定程度上受他母亲的影响。

      霍金家族世代是农民,干活勤快,到19世纪初,有位祖先越过阶级差别,当上一位公爵的管家,霍金家开始变成望族。到了霍金爷爷那代,搞起了大农场,一度相当有钱,但第一次世界大战打响后,他家又回到了解放前。

      但霍金奶奶很厉害,她又想赚钱又想让孩子受教育,唯一的出路就是自己办学校。学校办得很成功,家业发达,霍金父亲弗兰克还上了牛津大学医学院,成了热带病专家。

      奶奶的强大性格打开了天才家族的成才之路,成了家人最看重的特点,弗兰克和霍金都信奉坚强至上。

      二战爆发后,弗兰克被召进医学研究所,并在那里碰到了霍金的妈妈伊莎贝尔。在那个女孩不太上大学的时代,伊莎贝尔不但进了牛津,还连读了三个专业:哲学、政治和经济学。一个女孩,就算从牛津大学毕业,还是很难找工作。但伊莎贝尔不爱待在家里,先干过税务稽查员,后来到医学研究所当秘书,并与霍金爸爸结了婚。婚后二人住在伦敦郊外。

        古怪的高智商家庭

      这对小夫妻组成了镇上智商最高的家庭,但是他们的特立独行和不在乎他人评价的行为,在邻居看来有些古怪。例如,他们喜欢看书,甚至在吃饭时每人都边吃边看,而其他家庭是决不允许在餐桌上看书或干其他事情的;虽然他们十分注意清洁,但对房屋的维修却很不在意,地毯和家具要一直用到破烂为止;走廊和门背后,许多地方石灰剥落,露出大大小小的洞,他们却视而不见。

      对物质生活不赶时髦的他们宁可将有限的收入投入到孩子们的学费上,让孩子们进最好的学校。

      霍金8岁时,父亲做到医学研究所的寄生虫部主任,很想把他送到私立学校西敏中学。但以科学家的收入要进西敏中学这种名校很困难。弗兰克只好让霍金进了本地私立学校圣阿尔班斯。这间男校纪律严格,霍金的班里有很多好学生,他根本不算明星。

      霍金读书非常用功,但中学成绩没进过前20名,霍金父母从不过问他成绩,也不逼他考前几名。他长得矮小,手脚很不灵活,干什么都比同学慢,写字也全是草书。然而,霍金却碰到了好老师,是个年轻的数学硕士,老师觉得霍金是个天才小子,让他有了强大的自信心。班里好几个明星学生全跟他是好朋友,这个小圈子越学越精,在数学老师指导下制造了一台电脑。当时只有英国国防部和几个大学有电脑。这件事让霍金第一次成名,上了当地的报纸。他学习成绩也越来越好,17岁就上了牛津大学。

      后来,霍金碰到了崇拜他的妻子简·怀尔德,两人在一起30年。这30年里,霍金读了博士,成了物理学界殿堂级大神,他写的《时间简史》是最畅销的科普小说。但上帝也给他关上了一扇窗,他得了渐冻人症,从走路摔跤到生活不能自理,全靠简陪着他过日子。

        天才的教育大法

      霍金夫妇生育了三个孩子。女儿露西在牛津大学读英语、俄语,毕业后当作家,写了两本小说,跟霍金合写4本童书,拿过科普类小说大奖。大儿子罗伯特在微软公司总部工作。小儿子蒂姆西是埃克塞特大学语言学系毕业生,是英国乐高市场部领导。有人认为,霍金只能靠轮椅上的小盒子说话,怎么管孩子?去年,霍金3个子女接受BBC采访,谈了天才的教育大法。

      露西说:我父亲的固执,他活下去的毅力,以及他笑看人生的幽默感都种在我心里。他的进取心极强,这不光是为了生存下去,他写书和讲课,都能感染所有周围的人。

      罗伯特说:我小时候还看到过父亲自己说话,我一点儿也听不懂他也会一直说,他是内心极其强大的人。

      蒂姆西说:我父亲爱好广泛,喜欢赛车,我从小甚至不知道他是残疾人。他非常忙,但从小陪我下象棋,他干什么都喜欢赢,跟我下棋也绝对不让子。12岁时,我问了他一个问题让我终身难忘。我问他,我们生活的宇宙周围会不会布满了很多小宇宙。问完了觉得超级愚蠢,但他告诉我一句话,问题蠢不蠢不重要,问才重要。

      教育从来没有固定的方法,在这个世界上,真正的天才孩子也没有几个,如果我们能从这个特立独行的家庭背后,看到热情和干劲,看到对世界的独特认知,这就够了。

      (360个人图书馆 4.14 东东和西西)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