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郑州警方通报了一起离奇的雇凶杀人案。一位高位截瘫患者上网联系到一位“杀手”来杀自己,这起案件是迄今为止国内第一起高位截瘫患者“雇凶杀己”的案例。在情与法,罪与非罪的争议之外,高位截瘫病人的生存现状和心理问题再次引起关注。
祝江(化名)一心求死。
作为一个高位截瘫患者,祝江除了双臂和脖子以上部位能动外,其他部位都无知觉。
就是用能动的双臂,祝江双手夹住一根铅笔上网,联系来一位“杀手”。
2015年10月11日, “杀手”将祝江从病房中接走,他们完成了“交易”:“杀手”取走了祝江存下的7万元钱,并涉嫌在郑州一家宾馆内,向祝江捅了10几刀。
2个小时后,下午2时许,祝江喊出了声——“救命”。
打扫卫生的服务员听到了“救命”声,喊来老板,报警,随后赶来的120救护车将祝江拉走。
经抢救,祝江暂时脱离了生命危险,但一直处于重度昏迷状态,近乎植物人。
事发38天后,警方抓捕了杀手。
想死的念头谁都劝不住
2015年10月11日,“杀手”徐俊(化名)佯装成祝江的表弟从医院里用轮椅推走了祝江,没有人起疑。
他们从病房楼出来后,乘坐一辆面包车来到省体育中心附近的一家交通银行自动取款机取款,又向东走到三全路一家手机店停车,徐俊推着受害人进入手机店购买了2部智能手机后,大约前行500米后又停车进入一家文具商店,购买了笔记本、水笔和一把水果刀后离开。中午11时,二人在花园路邵庄公交站附近下车,徐俊推着受害人来到宾馆投宿。
在这间宾馆最西边靠近楼梯的房间内,徐俊涉嫌用刀数次捅向祝江腹部,随后离开。
一位熟悉祝江的护工说,从一两年前开始,祝江就有想死的愿望。但就祝江自己的身体现状,他自己几乎不可能完成自杀。
护工王大姐说,去年春天,祝江请求他的护工帮他自杀,他愿把自己5万元工资存款给她。那位护工开玩笑回复他,“5万块钱哪够,杀了你我还得偿命呢。”
“那我多攒一点儿钱再说,年底大概就能攒够十万元。”祝江继续求她。
看祝江并非是开玩笑,护工一口回绝,“你就是给我20万我也不干,给多少钱也不干。”
一场车祸
1979年,祝江生于河南东北部一地级城市。2002年,祝江从湖南一家大学信息工程专业毕业,回到老家一高职院校当教师,教授计算机课程。
稳定的工作环境、不错的社会地位,和他同批进入学院工作的十几名老师都按部就班地规划自己的道路:讲课、评职称、升职。
祝江却不喜欢大学教师这份工作,他的理想是当一名警察,并且最想考上那所位于东北某警察学院的研究生。
两年后的2008年,祝江如愿以偿,成为位于东北那所警察学院的08级研究生。
08级研究生队长赵先生对祝江的评价相当高。他说在200多人的年级中,祝江因为年龄比较大,是一位比较有威信的“老大哥”,平常与河南同乡的同学联系紧密,这种关系维持到了毕业之后,多位同学叫他“涛哥”。
3年研究生毕业,祝江回到省城郑州,成为一名森林警察。
但祝江的新生活被一场车祸打破。
2011年9月30日,入职两个多月的祝江在与同事出差返回单位途中遭遇车祸,一车三人均不同程度受伤。
祝江的伤情最重,他因颈椎骨折,胸椎第二个关节以下全部失去知觉,只有双臂和脖子以上能动。
此后,祝江就未离开过医院,成了一个高位截瘫病人。
“一开始还比较积极做康复,到了七八个月以后,情绪上就不行了。”42岁的护工韦某,从祝江住院第二天起就给祝江做护理,他经历了祝江早期住院的过程。
韦某说,祝江一日三餐需喂食,大小便失禁,要用导尿管和隔尿垫接着。由于长期躺卧,很容易便秘,就需要护工揉着他的肚子,用手把大便抠出来。
即便有两三名护工护理,祝江仍患上肌肉萎缩症,手脚变形,偶尔还会患褥疮。一位后来护理祝江的护工王某说,像祝江这样的高位截瘫患者,很容易尿路感染和肺部感染,一旦感染就会发高烧。
在护工们眼中,祝江的脾气越来越大,对护工也愈加苛责。一位护工说,有时护工给他换姿势,重新垫5、6次他都不满意。“他的活儿不好伺候”,几年来,祝江的护工换了好几茬。
负面情绪还体现在祝江和父母的关系上。
他开始抗拒母亲喂饭,哪怕是他最爱吃的葱花饼。他只接受护工喂送的食物,父母来看望时,他大声地吵闹成为护工眼中的寻常事。“他爸妈每次来看他,连1小时都难留,吵得不行。”
杀手和被害人
郑州某医院康复科2楼16床,祝江在这里躺了4年。同屋另一张15号病床,病人时常会换,只有他是不变的16号。
每天晚上8点至10点,他坚持让护工将他抱到轮椅上,用双手夹着一根铅笔,点击笔记本电脑上的按键打字上网,从未间断。
在外人看来,这是祝江积极融入外界的一种方式。“看看新闻上上网,有点儿事儿做。”谁曾想到,祝江最终选择“雇凶杀己”,他在寻找能杀死自己的那个人。
徐俊进入了他的视野。
徐俊的朋友透露,徐俊是江苏连云港赣榆人,十岁时父母离异。初中辍学后,他混迹于网吧。偶尔还会拿着借来的钱挥霍、找小姐。
一知情人告诉记者,徐俊性格有些极端。不过这次杀人事件,却让徐俊身边的很多人都很惊讶,“一般人都看不出来,他会去干那蠢事。”
2015年9月,一心求死的祝江在网上找到了徐俊,两个人达成共识。他们决定彼此成全。一个成为杀手,一个成为被害人。
北京一位常年在国外工作的脑外科医生岳颖说,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心理疏导比治疗还要重要,他们的医生信奉一句话,“有时治愈,常常帮助,总是安慰。”
岳颖说,外国医生所说的“常常帮助,总是安慰”就是指的心理疏导,在美国几乎每个医院、每个重症病人都配有心理医生。但是中国目前并没有这样的条件。“我们现在好比是刚摆脱了贫困,刚不饥饿了,还没有顾及这种心理状态呢。”
祝江所经历的绝望,几乎每一位高位截瘫的病人都碰到过。
希望“有尊严地死去”
也有人像祝江一样,希望能够死亡而得到解脱,有些人想到了安乐死。
河南男孩郝运(化名)2007年由于意外造成高位截瘫,与祝江的病情几乎一样,郝运也是只有手臂和头部能动。在媒体的报道中,郝运讲述了他所尝试的自杀方式,六年来,他采取过绝食、咬舌、咬手腕等方式,都失败了。“我想自杀,但是因为不能行动,连选择死亡的权利也没有。”
郝运日夜期盼安乐死合法化。希望自己能“有尊严地死去”。
安乐死在中国仍处于法律的空白地带。而祝江所采取的雇凶杀己的极端方式,其刑事责任在法律上也存有较大争议。
律师韩骁称,被雇佣的犯罪嫌疑人徐俊已触犯了故意杀人罪,但考虑到在帮助自杀中,自杀者的行为起决定作用,因此,应根据案情从轻处罚。
而对于祝江这位雇凶者来说,因为雇凶杀的是自己,这样的情况极端且少见。对于祝江的法律责任,一些法律界人士表示难以界定。
(《新京报》4.11 王佳慧 涂重航 王昱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