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6年04月16日 星期六

    食品造假的历史

    《 文摘报 》( 2016年04月16日   07 版)

        ■【英】比·威尔逊/著 周继岚/译

     

        食物掺假的历史以1820年为界可分为两个阶段——前阿库姆时代与后阿库姆时代。1820年,现代西方世界首次针对食品中添加有毒物质或添加剂的行为查处打击,这是由于一本小册子的面世——《论食品掺假和厨房毒物》,后简称《论掺假》,由德裔英国化学家弗雷德里克·阿库姆撰写。他的文章让人们认清一个事实:几乎所有现代化工业城市中出售的食品或饮品都不如看上去那样美味,其制作方法也和我们想象的不同,食物是可以杀人的。

     

        阿库姆的笔下,是一个有着强烈阶级意识的蠢笨社会:人人都希望能吃上有钱人吃的面包,或让孩子吃着五颜六色的糖果。要知道,在那个时代,面包和糖果是富人才能享用的东西。老百姓们只要有的吃就满足了,根本没有人会问:为什么他们吃的面包价格这么便宜,还这么白?为什么糖果的颜色那么不自然?

     

        随着英国社会科技与工业的发展,食品掺假一事非但没有好转,反而愈演愈烈。部分原因在于,圈地运动的出现令小佃户渐渐失去土地,他们不允许在圈地上寻找野菜和浆果。林地也被纳入广阔的国家财产,农民不能像以前那样,自己种植蔬菜或饲养小鸡。煲汤原本是农民必须掌握的一门最基本的知识,连这门手艺也大不如前。1817年出版《烹调神谕》一书的名厨抱怨说,现在英国人喝的汤,香料味儿重得简直要熏死人。人们早就忘了朴素的蔬菜浓汤才是美食艺术之根本。

     

        在评判一种食品的好坏时,人们总是太过在意食物的卖相,却不太关心食物的味道,也不在乎原材料是否新鲜。面包就是一例。阿库姆写道,在伦敦这个大都市里,面包的好坏“完全取决于白不白”。消费者异想天开地认为,白面包才是好面包。为了取悦客户,面包师会在低等面粉中掺入明矾的化学制品漂白,让劣质面粉改头换面,变得更白、更轻,有更多透气孔。

     

        如果问阿库姆什么是世界上最可怕的事,他肯定会说:一种食品或饮品从生产到销售的过程中会有许多人经手,却没有一个人能对这种商品的质量负责,没有比这更可怕的了。如果在农村做生意,掺假就是在冒险。比如说,你是一个在农村里卖牛奶的人,客户就是你的街坊邻里。如果你给牛奶兑水,你就是在玩火,因为很快村里所有人就都知道你作假的事情了,你会被大家排斥。不过,假如1820年时你在伦敦这种大都市卖牛奶,你的客户永远不固定,就很容易玩点儿鬼花样。由于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链很长,因此很难找出究竟是谁在哪个环节做了肮脏交易。 

     

        (《美味欺诈——食品造假与打假的历史》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