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6年04月12日 星期二

    “韦郎穿越”的文化奥秘

    《 文摘报 》( 2016年04月12日   06 版)
    网友@夜帝王NW 续接作品

        苏东坡曾经说,五言古诗,“清绝如韦郎”。韦郎就是唐代诗人韦应物。最近忽然活转过来、变成一个人人皆知的“网红”。原因是他的一首小诗中两句“我有一壶酒,足以慰风尘”,由一位作家不经意发起的一场“续写运动”,不到一周,阅读量达2507万人次,转发十余万,评论超三万。

     

        为什么一两句唐诗,竟然会点燃如此规模的诗兴?“韦郎穿越”之谜是什么? 

     

        以他人成句起兴是传统

     

        以他人成句起兴之诗,其源甚早,《诗经》里就有不少这样的名篇范例。譬如,《诗经·郑风》的第十首《山有扶苏》,其中“山有扶苏,隰有荷华”,就包含着“山有……隰有……”这样的现成句式,用这样的现成句来起头,《诗经》里有五、六篇之多。后来稍加变化,还有《秦风·车邻》“阪有……隰有……”以及楚国的民歌《越人歌》有“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也是暗用了这样的成句。

     

        汉代的李陵有“明月出高楼,想见馀光辉”一句,后来曹子建写成“明月照高楼,流光正徘徊”,遂成名篇。这一枚明月的流光,徘徊在六朝时代数百年的高楼上。汤惠休、刘铄、谢燮等,都有以“明月照高楼”起头入兴的诗。

     

        乐府与《古诗十九首》的名句,成为起兴的首句,那就更多了。如宋人晁补之曾写有《拟古》六首,分别以《古诗十九首》中“西北有高楼”“东城高且长”“庭前有奇树”等六句作为首句。此外,宋代冯时行、洪适、杨冠卿等人也有类似之作。

     

        比较有名的一个例子是苏轼、黄山谷等一起用张志和名句来起兴。张志和《渔父词》:“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那一幅江南渔父的歌唱,极为清丽,苏东坡又感叹钦服,又“恨其曲度不传”,续写为:“西塞山前白鹭飞。散花洲外片帆微。桃花流水鳜鱼肥……”而黄山谷见到东坡此词,又重新续写为:“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朝廷尚觅玄真子,何处而今更有诗……”徐师川也续作为:“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一波才动一波随……”口口相传,成为宋代词坛一段佳话。

     

        其实韦郎的名诗也不是今天才被续写的。他的另外两句:“绿阴生昼寂,孤花表春馀”,也非常名贵。王安石续写而为“绿阴生昼寂,幽草弄秋妍”。

     

        至于用前人成句入诗词者,不一定在首句,那就更多了。如欧阳修词云“平山栏槛倚晴空,山色有无中”,东坡非常喜欢,云:“认得醉翁语,山色有无中”,把王摩诘的名句著作权干脆送给了欧公。

     

        这个传统有文化心理奥秘

     

        我们讲了这么多,无非是表明,“续写运动”不是网络文学的新发明,而是中国诗学的老传统。那么,传统之所以成为传统,里面的文化心理奥秘是什么? 

     

        首先是“现成思路”。“山歌好唱口难开”。人类学研究表明,早期先民集体创作多于个体创意,重复趋同先于新作变化,原始歌谣与艺术的创作常常会根据一些固有的心理原型,借助一些现成思路来表达情感,这种现成思路往往是陈陈相因、口口相传甚至代代相传。因而,以某种现成的音调或词语或符号来引发诗意冲动,此种创作心理根源于早期先民的集体无意识。这样说来,“我有一壶酒”的来源是很古老的原始冲动。

     

        还有“诗乐一体”,当然中国诗歌的感发与歌咏,离不开音乐的助力。音乐如羽翼,直送诗意入云霄;音乐如火种,点燃诗兴如火苗。我们看苏东坡与黄山谷们跟着张志和唱“西塞山前白鹭飞”,那样一种一唱三叹的歌唱感,是很美妙,很容易引发诗兴的。

     

        再次,是其经典性。这类作品有些共同点:一是起兴之句大多是脍炙人口的名句,二是有可以展开发挥的余地,如上面讲到的《古诗十九首》,若再具体举例,如陶渊明《拟古》第四首“东方有一士”,有苏轼、冯时行等和诗,文天祥的续作是:“东方有一士,败垣半风雨。不识丝与竹,飞雀满庭户。一饭或不饱,夜梦无惊寤。此事古来多,难与俗人语。”分明写出了以艰难人生中,不屈服、不放弃,英雄好汉高贵兀傲的神情。

     

        最后一个奥秘很简单,正如梁启超说的,文言文“成诵易记”,是白话文所不及的优点。白话新诗能上口背诵的有哪些?因此很少听说新诗有什么成句起兴的例子,而古诗上口易诵,一两句口耳相传,则可以生生不已地再创造、再生发更多的新意,譬如日月,终古常见,而光景常新。这是古典文学生命力所在的一大秘奥,值得永远珍惜。

     

        (《文汇报》3.31 胡晓明)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