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6年04月07日 星期四

    论点短辑

    《 文摘报 》( 2016年04月07日   06 版)

        宪法时效是一个渐次实现的过程

     

        那艳华在2016年第2期《北方法学》上说,在尊重宪法文本的前提下,宪法解释对推动宪法实施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随着宪法实施的深入,相应的理论跟进、制度设计、观念转变则为应然与必然。如果将宪法实施类比于国家的上层建构,其他法律制度机制——比如司法的建构就好比下层,需要下层与上层的契合才能推动上层的发展,如果二者相互割裂,下层无法因应上层,则上层的制度设计是无法正常运转的。宪法文本不会凭空实施,宪法时效性的实现需要成熟的社会土壤、制度土壤和学说支撑,是一个渐次的过程。

     

        《道德情操论》应译成《道德情感论》

     

        罗卫东、张亚萍在2016年第2期《浙江大学学报》上说,经济学鼻祖、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的道德理论著作,现在被广泛接受的中文翻译书名《道德情操论》容易误导读者,翻译成《道德情感论》更符合斯密道德理论的核心内涵。本书英文名字为The Theory of Mroal Sentiments(TMS),认真分析文本发现,标题中的moral sentiments是指人类在道德判断上的一种基本能力,斯密道德理论的核心绝非“道德情操”本身,而是各种道德情感得以形成的同情共感机制。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