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6年03月19日 星期六

    “民间谏客”是这样炼成的

    《 文摘报 》( 2016年03月19日   02 版)

        □洪伟

     

        每逢“两会”召开,“游说者”“走廊上的人”“编外代表”“民间谏客”等过去停留在教科书上的政治学名词逐渐走进公众视野。

     

        都有谁在游说

     

        当前的游说者以草根阶层为主,大部分人都是在本职工作之外从事游说活动,真正的专业游说者数量极少。既有被誉为“明星谏客”的熊伟、陆军、万延海等人,也有来自媒体界的汪永晨、王克勤等人,还有被称为中国“阿甘”的“瓷娃娃”王奕鸥以及“乙肝斗士”雷闯等人。他们的共同特点是都来自民间,没有官方背景,其中一些人甚至还属于通常意义上的“弱势群体”。他们之所以加入游说者行列,既出于维权的需要,也有理想主义的追求。他们人数虽少,但作用和能量不可小觑。

     

        在当前的“两会”游说队伍中,还活跃着一批相当数量的NGO(公益)组织,主要集中在环保、教育、医疗卫生、慈善、扶贫、文化、赈灾等领域。

     

        说给谁听很重要

     

        为了把声音传达给最高权力机关,影响立法和决策,用游说者的话来说,必须“影响有影响力的人”。

     

        根据全国“两会”议事规则,除法定国家机关外,一个代表团或30名以上的代表可以联名提出议案。因此,“攻关”人大代表就成为游说者的一道必修课。上世纪90年代开始就走上专业游说道路的熊伟,多年来与湖北代表团保持着良好的交往,代表们形象地称之为“编外代表”。2004年,熊伟提出的关于制定村民委员会选举法的议案获得400多名人大代表的支持,这是全国人大就同一主题议案提出人数最多的个案。

     

        由王奕鸥发起的瓷娃娃关怀协会,一直呼吁在中国尽快出台罕见病立法和完善相关保障政策,他们的努力得到了全国人大代表孙兆奇等人的支持,孙兆奇连续多年带着“呼吁完善罕见病医疗保障制度”的建议参加全国人代会。

     

        陆军和“肝胆相照”论坛多年来就反对乙肝歧视、推进公平就业等议题与不少全国人大代表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周洪宇即是其中之一。为了更好地吸收来自民间的意见和建议,周洪宇还专门创建网站,对于为他提供比较成熟建议和议案的民间谏客,他都会在议案中给予一个“代表助理”的头衔。在选择议案的标准上,周洪宇主要看问题的涉及面是否宽广、是否有利于弱势群体、是否具有可操作性。近年来,周洪宇的议案、建议不仅多,而且质量颇高,这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他对各界意见的吸纳。

     

        著名环保组织自然之友的创始人梁从诫先生担任全国政协常委期间,每年都向全国政协会议提交涉及环境生态安全的各种提案。其退休后,自然之友专门建立一个“两会”工作机制,通过搜寻、游说“两会”代表、委员,将环境问题带到全国“两会”上去。据不完全统计,2007~2014年,自然之友倡议提出的全国“两会”议(提)案多达30~40份,属于真正的“民间议题大户”。

     

        让游说“上头条”的大招

     

        游说过程难免遇到困难和挫折,这就要求游说者要有足够的耐心,最终争取到对游说议题感兴趣的代表、委员的关注。“乙肝斗士”雷闯通过搜索论文的方式找到了大量两会代表、委员留下的有效邮箱,并最终建立了一个代表、委员的联系数据库。2011年,雷闯通过数据库给100多位代表、委员发去了电子邮件,请他们在“两会”期间递交有关乙肝的议案或提案,得到了全国人大代表周晓光、全国政协委员柯惠新等人的积极回复。

     

        在个别议题上,由于立场和观点相近,一些游说者会尝试联合,从而出现“游说联盟”。以2003年反对怒江建坝行动为例,绿家园、自然之友、大众流域、绿岛等环保组织联合发起了声势浩大的游说行动,最终怒江水电工程被紧急叫停。

     

        为公众代言,成功几率更大

     

        从“两会”游说成功的个案中,选择关注公共利益,为弱势群体争取话语权,容易获得来自舆论以及代表、委员的同情和支持。2006年,在民间力量连续3年的推动下,376名代表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联合提交了关于加快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的议案,成为当年会议联名人数最多的议案;此外,2010年7月出台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也在一定程度上回应了民办教育企业以及教育公益组织关于教育公平的诉求。这些议题的解决,是官方和民间良性互动的结果,而游说者无疑扮演了“第一推手”的角色。

     

        总之,“两会”游说所体现的理性沟通、良性互动的精神,使得这种新型的利益表达方式具备了从体制边缘走向体制内的可能性。

     

        @壹学者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