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6年03月19日 星期六

    麻醉医生缺口大

    《 文摘报 》( 2016年03月19日   01 版)

        浅蓝色短袖手术服、手术帽,踩一双手术室拖鞋,双手因为经常清洗消毒而显得非常白皙,没有白大褂做“门面”,显得有点“气场不足”——这,是记者见到的麻醉医生的标准像。

     

        麻醉医生,对于患者来说可以算是最“神秘”的一种医生,大多数病患还未来得及看清他们,就被他们送入梦乡。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治疗和检查手段需要麻醉,麻醉科医生在医院中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但是,中国麻醉科医生受尊重的程度却与他们的职业重要性不成正比,这间接地导致了麻醉科吸引力的贫乏,麻醉科医生短缺成为多年来的常态。

     

        事实上,中国麻醉科医生的缺口,比儿科医生更大。按照最新的调查数据计算,中国每万人拥有麻醉医生的人数只有西方发达国家的五分之一。麻醉医生短缺让现有一些大型医院的麻醉医生处于巨大的工作压力中,过去的两年间,国内有15名麻醉科医生猝死,麻醉科成了医院里“最不健康”的科室。

     

        麻醉医生缺多少

     

        作为中国医师协会麻醉医师分会会长,2015年,上海仁济医院麻醉科主任俞卫锋教授主持了一项大规模的摸底调查,他想要看看,中国到底有多少麻醉医生,他们的工作强度究竟怎样。

     

        最后的调查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中国共有麻醉医生75233人,中国每万人拥有麻醉医生0.5人,而美国是每万人拥有2.5名麻醉专业从业人员,英国则是2.8人。也就是说,中国每万人拥有的麻醉医生数量只有美国的1/5。

     

        俞卫锋教授称,麻醉医生出现缺口,有历史的因素,与现代医学的发展有关。麻醉是为外科手术而诞生的,中国古代就有华佗使用麻沸散实施麻醉手术的记载。直到1844年笑气和1846年乙醚被用到手术中,医生才第一次掌握了有效的麻醉方法。早期的麻醉医生在手术中的作用有限,把病人“麻倒”后,麻醉医生除了在一旁凭肉眼观察,没有更多的方法监测病人的情况。

     

        但现在,手术室的十八般武器,绝大多数都是麻醉医生的工具,麻醉医生通过各种仪器时刻检测病人的情况,保证患者的安全。“外科医生治病,麻醉医生保命”,这是一句俗话,却真实地反映了现在麻醉医生在手术中的重要性。

     

        俞卫锋教授介绍,如今凡是开展手术的医院,麻醉科都是人员最多的大科室,麻醉科的专业水平也直接影响一家医院的综合实力。

     

        除了手术室需要麻醉医生,越来越多的非手术室操作,胃肠镜检查、微创的支架放置等,也要依靠麻醉医生的帮助。“随着患者对舒适医疗提出要求,麻醉医生的工作范围也比以前大了很多。”

     

        专业地位在不断上升

     

        麻醉医生越来越忙,但麻醉科的吸引力却还是不那么大,俞教授告诉记者,一些医学生不愿意选择麻醉专业,认为麻醉专业没什么技术含量,上升空间不足,但,这其实是一个巨大的误会。

     

        2015年下半年,仁济医院肝移植中心收治了一名已经非常虚弱的患儿。小朋友2岁多,但体重只有6公斤多一点,属于严重的发育不良。孩子患有先天性胆道闭锁,同时伴有严重的心脏畸形,因为心脏畸形引起的全身缺氧,让他的各个身体器官都非常衰弱。仁济医院肝移植中心是中国最领先的儿童肝移植中心,儿童肝移植数量和质量都位居世界第一,孩子的家长慕名到仁济医院求医。

     

        尽管拥有丰富的手术经验,但面对如此衰弱的小病人,肝移植团队还是不敢懈怠。医生们谨慎地研究手术方案,在是该先做肝移植手术还是先做心脏手术上展开讨论。会诊时,外科医生请俞卫锋主任从麻醉的角度给出意见,面对如此特殊的病人,麻醉医生承担了很大的责任。

     

        俞卫锋医生仔细研究后提出,应该先做肝移植手术。“心脏手术需要比较长的恢复时间,这个孩子肝脏衰竭的速度很快,等心脏手术恢复后恐怕来不及。”但是,主张先做肝移植,俞教授无疑把压力放到了自己身上,因为要为心脏严重畸形而又身体衰弱的患儿做麻醉,风险是非常大的。

     

        “他的心脏几乎没有‘房间隔’,右心房的血直接到左心房,造成全身的缺氧。比如补液,手术中必须要控制好补液的量,如果补液多了,增加小孩右心房的压力,加重原本就很严重的缺氧现象,会给他的生命带来危险。”凭借扎实的技术实力,俞卫锋医生最后顺利地完成了这台特殊的手术,小病人手术后慢慢恢复,现在已经转入儿童专科医院准备接受心脏手术。

     

        俞教授用这个例子说明,麻醉医生的专业地位正在不断上升,麻醉医生对手术的保障作用越来越明显,当一名麻醉医生,其实是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的。

     

        在西方,麻醉医生最博学

     

        在儿科医生短缺的呼声出现后,目前,国内有多家医学院校宣布恢复儿科专业的招生。同样是为了提升专业的吸引力,麻醉学科却在做相反的事——取消现有的高校麻醉专业。

     

        目前国内少数医学院校存在麻醉专业,2016年,全国麻醉专业招生人数将减少50%,到2020年,中国将彻底取消高校中麻醉专业的设置。

     

        取消麻醉专业的目的,是为了提升麻醉学科的学术地位。俞卫锋教授说,西方国家普遍不设置麻醉专业,麻醉科医生都是医学系毕业生自愿选择后经过毕业后培训才能担任,也就是说,麻醉医生首先是一名合格的临床医生、全科医生,然后才有资格学习麻醉专业技术。“麻醉医生必须是知识面广泛,你可能遇到消化系统的病人,你得懂消化系统,你遇到神经系统的病人,你也要懂神经系统。麻醉医生应该是医院里最博学的医生。”

     

        (《新民周刊》2016年第10期 黄祺)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