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比松是法国巴黎近郊的一个村落,紧挨着巴比松有一片美丽的森林,我国近代诗人徐志摩给它取了一个富有诗意的名字——枫丹白露。从19世纪30年代起,法国的一些画家陆续搬到此地居住,他们怀揣着大师的梦想,过着安贫乐道的日子。其中许多人一生贫困,直到去世前后才得到社会的承认。
发现世外桃源的柯罗老爹
第一个发现此地的是法国画家卡米勒·柯罗(1796—1875年)。柯罗生于巴黎一个小商人家庭,父亲在卢浮宫附近开了一家帽子店。从小就喜欢绘画的柯罗不愿意经商,父亲拗不过他,答应给他生活费让他过自己喜欢的生活。
1822年,柯罗曾经去意大利学画,户外的写生经验让他受益匪浅。原来的绘画都使用“本身色彩”来上颜色:叶子是绿的,草是青的。殊不知在阳光下,万物的色彩变化无穷。一种颜色通过混合,可以生成几十种甚至更多的层次变化,没有经过训练的眼睛是无法辨识的。柯罗却能够把握极其细微的变化,因此,他的画不仅其他人难以模仿,就是他本人也很难完整复制自己的旧作。
1830年的一天,柯罗背着行李来到枫丹白露森林,画了几幅速写以支付食宿费用。为了感谢当地人的热情,他说自己没有钱,就为大家唱一首歌吧!回到巴黎后,他向画友展示了几幅在巴比松的写生作品,并告诉他们那里的生活是那样的适宜和安宁。不久,画家卢梭、迪亚兹等搬到此地安家落户。大画家米勒及其家人虽然是晚到这里定居,但一住就是26年。
在美术史上,被津津乐道的巴比松画派画家主要有柯罗、米勒、迪亚兹和卢梭等7个人,也称巴比松七子。
在以前的西方绘画里,风景只是作为陪衬,人通常都在风景之外,而柯罗的画却让人身临其境。
柯罗的作品《蒙特枫丹的回忆》,画的是巴黎北部桑利斯小镇附近的一个地方,柯罗曾经去过那里,留下了美好的回忆。画面上微风轻拂,晨雾缭绕,清静的湖面上投下梦幻般的影子,一个母亲正带着孩子在采摘——是梦境还是现实?这也许是柯罗梦想的世外桃源吧!
柯罗为人厚道,乐于助人,在他60岁后,他的画卖出了大价钱,但他仍然过着简朴的生活,时常把钱捐助给贫困的画友,所以大家都称他为柯罗老爹。
隐居田园的农民画家米勒
让·弗朗索瓦·米勒是巴比松画派中最有成就的大家,生在农民家的他从小就在田里干活。一次,他看到一本《圣经》,就照着插图的样子画起来。乡亲见他在这方面有灵气,凑了点钱送他到巴黎学画。老实内向的米勒不善于与城里人打交道,也不习惯城市生活,只能靠画一些小作品来维持生计,生活过得相当艰难。巴黎城内唯一能够吸引他的地方就是卢浮宫博物馆,他常常在米开朗琪罗等大师的画作前驻足欣赏,被深深吸引而流连忘返。
1849年,米勒的一幅农民画被人买走,他用这笔钱做盘缠把全家搬到了巴比松。定居巴比松后,米勒依然亲自下农田劳动。他喜欢观察田间干活的农民,画了许多速写,然后在家里完成油画,当需要模特的时候就让妻子为他摆个样子。
《播种者》是米勒在巴比松定居后的第一幅作品,后来他把这幅速写稿改成了油画并在巴黎的艺术沙龙展出,引起舆论一片哗然。以农民为主角的画,挂在艺术沙龙里显得不伦不类。但是米勒并不理会这些,面对各种批评,米勒说:“看见了命定非汗流满面不能生活的人时,把心中所起的感想率直地描写出来,难道是不可以的么?有人说我反对乡村美,其实我在乡村所发现的比美更多。”
在米勒的另一幅作品《嫁接树木的农夫》中,年轻的农民夫妻站在自己干净整洁的农舍前面,农夫正在给树木嫁接,妻子抱着孩子在一边看着,画面展现的是农民拥有小块田地的幸福生活,日子过得平淡而惬意,米勒的父亲就是这样的农民。但是随着农业产业化的发展,这样田园牧歌般的风景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简朴生活的真谛
在巴比松画家生活的年代里,巴黎已经成为欧洲大陆的政治、经济、文化和时尚消费中心。原来生活在广大农村里的农民纷纷涌入巴黎,实现了他们做城里人的梦想。偏偏在这个时候,米勒等巴黎画家却离开都市搬到乡下去,这是为什么呢?这些画家凭着自己的画技,只要肯迎合市场,想在城里生活是不难的。他们执意要去巴比松,除了热爱自然,坚持自己的创作风格之外,喜欢过简朴生活也是一个主要原因。
1845年,美国作家亨利·戴维·梭罗从哈佛大学毕业后来到偏僻的瓦尔登湖,自己动手盖起了一间小木屋,耕地种菜,砍柴钓鱼。在两年的时间里,他每个月只花1美元,维持着极其俭朴的生活。他把所见所闻和亲身感受写成了《瓦尔登湖》一书。在书里,我们看到梭罗并没有因物质匮乏而窘迫,相反,正是由于他舍弃了一切身外之物,才有精力潜心研究自然、探索人生,书中洋溢着一种淡泊明志、宁静致远之美。
事实上,简朴生活不仅保护了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就个人而言也是一种明智的低碳生活方式。孔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庄子》《蒙田随笔》《徒然草》等名著对此都有十分精彩的论述,让我们受益终生。在这些至理名言里,我最喜欢丰子恺的话:“这个世界不是有钱人的世界,也不是无钱人的世界,它是有心人的世界。”
(《科学画报》2016年第1期 林凤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