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6年03月19日 星期六

    南希·里根:一见面 我便知道此人为我而生

    《 文摘报 》( 2016年03月19日   05 版)

        北京时间3月7日,美国第40任总统罗纳德·里根的遗孀、南希·里根因心脏病在洛杉矶家中溘然长逝,享年94岁。至此,美国总统史上最伟大的爱情画上了句号。

     

        相比于总统夫妇这个头衔,罗纳德·里根与南希·里根相濡以沫的爱情更为世人尊重与爱戴,成为一段传奇。1994年11月,罗纳德·里根通过电视向公众宣布,他罹患了阿尔茨海默病。在罗纳德·里根人生最后的二十年,南希一直不离不弃地陪在他的身边。

     

        一见钟情

     

        里根夫妇都是演员出身,不过比起丈夫里根,南希的演艺生涯平淡很多,南希出生后不久,父母就离婚了。1929年,南希母亲与神经外科医生戴维斯结婚。南希1943年毕业于史密斯学院戏剧专业,之后成为米高梅公司的一名电影演员,南希共出演了十几部电影,其中唯一一部和里根合作的电影是《海军悍妇》。1958年,在出演了最后一部电影《紧急着陆》后,南希·里根退出影坛。

     

        南希初见里根时,她已经28岁了,里根也有了一次失败的婚姻,南希后来说:“我不知道那是不是一见钟情,但是有点儿近似那么回事。第二天晚上我们又一起吃饭,第三天,第四天晚上……我们依旧相逢。罗尼(南希对里根的昵称)和我这样往来做伴大约有一年时间,但我想,从我们第一次约会,我打开房门迎接他的那一刹那,我便知道这人是为我而生的。”

     

        在相识两年多后,1952年,南希与里根结婚了。

     

        曾经不希望里根当总统

     

        父母婚姻的不幸,让南希一生最大的梦想是:“获得成功而美满的婚姻。”而遇到罗尼,南希实现了自己的梦想,她信任他胜过以前任何人。南希喜爱他所说的每一个字,而罗尼滔滔不绝地谈论各种事情,从好莱坞的公共关系谈到他约会穿的漂亮衣服,南希对他讲的每句话都听得入迷。不同于南希的一往情深,里根没有突然堕入情网,但他是慢慢地、温柔地被引进去,到了“一个美妙、神奇的、充满温暖与满足的世界”。

     

        结婚后,里根取消了演艺合同,失去了十五万美元的收入,因为他拒绝扮演他讨厌的角色。婚后一年半,他无力装饰住房。多年后,南希为了保全里根的面子,还说他们新婚后几年的生活,像一首田园诗般质朴宜人。实际上,婚后接踵而至的所有艰难的重负直接落到了南希肩上:新生的婴儿,一个在事业上摇晃不定的丈夫。

     

        里根的艰难岁月,若是没有南希,日子会加倍的艰难,即使在那每况愈下的日子里,她仍是他的精神支柱、他的保护人和他最贴心的崇拜者。朋友厄休拉回忆说,他看到的南希·里根,除了丈夫和家庭,什么都不需要。“里根和南希之间的恩爱感情,从那时起多年如一日。南希是典型的贤妻良母,她不遗余力,一切为丈夫着想。”

     

        保罗·贝克、当时的《洛杉矶时报》记者,后来曾是里根的新闻秘书说:“南希是保护她钟爱的幼兽的一只母虎。”在里根从政后,竞选活动一开始,工作人员就知道,要是把活动安排得过于紧凑,早上叫醒他太早,或者到处游说,搞得太累,都会引起南希非同寻常的愤怒。无论工作人员对她个人有什么看法,他们从未怀疑过,她对罗尼爱情的真挚与深沉。

     

        南希相信罗尼将是这个国家所需要的总统,但是她不希望他当总统。为了他,也为了她自己,她不希望这样,“当时存在着许多暗流,”南希后来说,“这对罗尼来说是困难的,他不理解这些暗流。”

     

        南希比里根班子里的任何其他人都更了解这种潜流。她像狩猎季节里的鹿那样睁大了眼睛,为罗尼探明有无危险存在。

     

        她握着里根的手

     

        如果南希没有坚韧的毅力和在社会上成名的抱负,罗尼或许永远也当不了总统。作为罗尼的保护者,她表现得十分勇敢。但是她也很清楚,她对罗尼的生命的保护是多么有限。

     

        里根上任69天遭遇刺杀,被左轮手枪击中,当时南希去乔治城参加午宴,午宴还未结束,南希一反常态,决定早点离开,虽然她并没有什么特别的理由。她告别后驱车返回白宫,一个特工人员马上告诉她,里根那里发生了枪击。

     

        当时诊治里根的华盛顿医院大夫保罗·科洛姆巴尼说南希是一个意志坚强的人。她来医院时看到的整个场面就像是部恐怖影片中的镜头,满地都是扔掉的绷带、管子、撕碎的衣服和血,如果不是医务人员,见了这种场面一定很害怕,但是南希走了进来,直接向罗尼走去,握着他的手。南希对罗尼来说的确是一股巨大的力量。氧气罩盖在脸上的里根微弱地对南希说:“亲爱的,我忘记躲避了。”听到这话,许多当妻子的一定会伤心落泪的,但是南希保持镇定自如。她握着罗尼的手,就好像是她在给他输着活命的血,而不是挂在上方的血瓶。

     

        当时的里根伤情很严重,如果再晚送医院五分钟,他就会没命的。埃德斯坦大夫说南希是一个“追根究底、执拗的妇女”:“她每天下午都要得到一份病情报告。真难对付。她要求知道一切事情,要求对某件事做出解释。她不断地提出疑问。当我们用摄氏温度的度数告诉她罗尼发烧的情况,她都不能容忍。她要求我们告诉她体温的华氏度数。我总是尽力准备好她要提出的问题。她要求得到精确的回答。但是要在几分钟内把我们花了多年才懂得的东西解释清楚是不容易的。有时就像遇到了攻击一样,因为她会核实我所说的事情。南希对罗尼非常关心,这点可从她脸上看出来。”

     

        后来,里根团队有工作人员出书曝内幕说,里根的日程安排都要经过南希同意,而南希每次给里根安排重要活动都要秘密求教于她的私人星象师,选定一个黄道吉日或最佳时辰。此事曝光后引起哗然,引发了一场关于究竟谁在控制白宫的争论。南希后来对此解释说,她那么做是因为担心里根再次遭到暗杀。

     

        (《北京青年报》3.16 张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