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6年03月19日 星期六

    一碗汤能有多远

    《 文摘报 》( 2016年03月19日   02 版)

        □叶倾城

     

        朋友旅居澳洲多年,中年跟老公回国创业。接母亲同住大别墅,但老人不肯来住,相反,正在寻找养老院。

     

        虽然朋友居住环境上佳,但对于老人而言,生活状态的无聊却是晚年无法忍受的。老太太原本住的是单位宿舍,每天早晨下楼打个拳,跟街坊邻居聊几句。胃口好就上街吃个早点,顺带逛逛大超市,捡点儿打折品,看看有哪家店铺新开张,有优惠活动。吃过晚饭再出来跳个广场舞,都是老同事,还能聊几句。

     

        而在别墅区,附近没有大超市、大菜场商业区,老太太想吃个热干面,朋友都得开车到城里打包带回来。在这里,老太太每天就是遛个狗,遇到邻居,老人与她们也没话讲。最终,老太太拿出一沓养老院的传单,让朋友帮忙挑选。

     

        不能在母亲膝下晨昏定省,不是朋友的错。我们都听说过,要与老人保持“一碗汤的距离”——也就是,独门独户,各自生活,但近在咫尺,近得端一碗汤过去不会冷。如果在老人居处附近买房子,意味着老公每天要花4小时在上下班的路上,孩子黎明即起赶校车。把老公小孩丢在这边,自己过去呢?更不现实。她同时兼具女儿、妻子、母亲三重身份,三重都是责任,没有哪个能抛舍。

     

        眼下,无数年轻人离开故土在大城市就业创业,都说有了鱼尾纹的笑容比较诚恳,直入中年的他们,父母也渐渐到了身边不能离人的年纪。回故乡不太可能,要吃饭,孩子要在教育资源发达的地方读书,心中的野马还在寻找草原。把老人接在身边呢?老人还真不一定愿意。

     

        换一个角度想:未尝不是好事。养老依靠儿女,使老年人不得不成为儿女家中的成员。你以为你在忍受上一代人的生活习惯?他们何尝不在忍你?忍你乱扔的袜子,忍你进门就玩手机。有人的地方就是江湖。看《红楼梦》,每顿饭都是社交,礼仪整肃。看《千江有水千江月》,大家族里的老太太,每天儿媳妇孙媳们来问安,她必定化妆以见。这种一丝不苟的态度诚然是“敬世”,但这把年纪了,能不能让世界是世界,让我与世界敬而远之?

     

        只要老人开心,养老院有何不可,一个电话,热汤就能送到房间里。作家琦君曾写道:“一代归一代,茄子拔掉了种芥菜。”琦君本人就是在银发公寓终老的,她唯一的独生子,二十几岁就已定居美国。

     

        @中国新闻周刊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