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6年03月17日 星期四

    馒头面包为什么会有“皮”

    《 文摘报 》( 2016年03月17日   07 版)

      馒头和面包在发酵过程中,酵母在有氧条件下快速繁殖并产生大量二氧化碳。与此同时,面筋蛋白在有水条件下伸展形成网络状结构,二氧化碳在面筋网络中上蹿下跳,最终使面团体积不断增大,内部布满因二氧化碳扩散而产生的空隙。

      面团的最表皮部分也有发酵形成的膨胀气泡,但在渐渐膨胀的过程中,它们的气泡壁(面筋结构)会越拉越薄。最后,当气泡无法承受这种膨胀拉力并破裂时,发酵产生的二氧化碳等气体就会跑掉。塌缩后的气泡壁会在表面张力的作用下相互融合铺平。因此,在馒头的表面就会慢慢形成一层均匀的表皮。

      馒头蒸制过程中,面团周围有大量水蒸气,表皮中的蛋白质、淀粉等首先发生变形或糊化,形成具有一定强度的凝胶网络结构(也就是馒头皮)。面包一般是焙烤,环境非常干燥,水分散失形成硬壳(也就是面包皮)。

      (《科技生活》3.7)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