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步入老年,该是可遇不可求的福气。这个福,是自然的衰老过程,所谓仁者之寿。当你郑重其事,以至孜孜以求地关注起长寿的时候,十有八九为时已晚。
长寿,被向往;养生,被推崇;百岁,被期望。
一生被名利所折磨、奔波的人们,现在开始忙于琢磨如何长寿。于是,又开始折腾起自身来了。电视广播、报刊网络、街谈巷议、道听途说,高人全出来了。专家说、学者说、医生说、禅师说……讲动的、讲静的、讲吃素的、讲喝水的、讲拍手的、讲泡脚的……听来听去,仿佛越活越不会活了。
长寿的条件是天好、地好、水好、人好,如此奢侈,能自主吗?长寿的要素是遗传、习惯、性格、心态,如此复杂,能优选吗?
山村的老农不懂养生,只求谋生;不懂健身,只爱劳动;不懂休闲,只惯安眠。不懂营养,不懂健身,但腰腿灵便;不懂旅游,但门外就是大自然。还有很多百岁老人大概连半套养生知识也讲不出来,讲出来也未必符合“标准”。他(她)们有爱喝酒的,常抽烟的,吃肥肉的,从不体检的……而且,多是历经艰难,不辍劳辛,一生粗衣疏食的人。
哪个活法长寿?正像幸福是个自我感觉,难有统一的客观标准。别人的活法儿,只能欣赏不能照搬,跟风的模仿,邯郸学步,适得其反。
千篇一律的健康指标误人不浅。老年体征的退行性变化应该视为正常,何必当做病变?天天测血压、量体重,形成负担,为此寝食不安,反生大患。
老来之福,在于随遇而安,及时行乐。一切的一切,恰到好处,缺了不可,过了便错。生命是质量与数量的统一。质量第一,数量并不是生命的唯一追求。
长寿的前提是能自理,是不麻烦、少麻烦他人。不然,则是孔子所言:长寿多辱了。“辱”就是失去了尊严。
优雅地老去,那是文化的境界;体面地老去,那是物化的支撑。二者的内涵太讲究了。我想,还是心平气和从容地老去吧。
(新浪博客 2.23 小萍y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