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6年03月01日 星期二

    “圈水造景”隐患多

    《 文摘报 》( 2016年03月01日   01 版)

        10年前就初露苗头的“拦河筑坝、圈水造景”之风愈演愈烈,一些严重缺水城市以“远眺见山、近观见水”为由,热衷人工水面景观的营造。

        比如,陕西宝鸡在穿城而过的渭河上拦坝蓄水,造出一个面积约140万平方米、最深处达4米的人工湖——金渭湖。山东临沂在沂河上建造了号称“世界上最长的橡胶坝”小埠东拦河橡胶坝,蓄水后形成的水面是西湖的2倍。还有不少缺水城市提出打造“水城”建设目标,在建或规划环城水系、城市水网的城市则更多。

        城城造水景,已近泛滥程度,从橡胶坝的数量可窥一斑。河南境内有橡胶坝153座(2012年数据),河北170多座,山东则多达641座。

        拦河筑坝建所谓的“水城”,问题也如影随形。一是很多河流的生态平衡将无法维持,上游享受了美景,下游却因此遭遇水荒之灾。二是可能导致地上是景,地下是灾。如果地下水位短期内大起大落,会对建筑物密集的城区产生威胁。三是不利于河道行洪,局部造景影响全河安全。

        据了解,一些地方政府热衷造水景的真正目的,是为了提升城市品位、炒高周边土地房产价格,实质是政绩驱动。中部省份一位省会城市领导大谈“水景经济”时说,临水的地价要比不临水的高许多,不少地方在新区开发中,都是先引水,再卖地。一些地方官员认为,漂亮的水景还能促进地方旅游产业和招商引资,而项目落地,地方GDP也会随之增长。受访的不少地方干部甚至想当然地认为,建水景是经营城市的需要,甚至是造福人民的民生之举。

        城市发展规划关乎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走向和形态,不能盲目改变城市的结构和体系。像“拦河筑坝、圈水造景”这种不符合实际的生态经,该叫停了。

        (《经济参考报》2.23 张军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