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6年02月04日 星期四

    战争竟让空气质量好转

    《 文摘报 》( 2016年02月04日   07 版)

        你也许会认为,在战争不断的地区,气候环境一定会很糟糕。但是,事实可能并非如此。

        德国马克斯·普朗克研究所从叙利亚战乱开始以来就一直记录那里的空气变化。最近,他们公布了自2011年以来在叙利亚主要城市的空气变化数据,该地区空气中的二氧化氮竟然下降了40%~50%。而在此前,2005年到2010年间,叙利亚主要城市的氮氧化物的排放量都在增加。其实,叙利亚并不是孤例。2003年,伊拉克战争爆发,研究人员发现,直到2005年,该国的空气质量都比较好,二氧化氮排放量持续减少。

        我们知道,人为产生的二氧化氮主要来自高温燃烧过程的释放,那么,炮弹横飞地区的二氧化氮怎么反而减少了?

        研究人员发现,一些氮氧化物排放量增加的地区有一个共同的特征:迁入的人口明显增多。例如,黎巴嫩在2005年到2013年,其二氧化氮的排放量增加了3%~4%,尤其在首都等大城市更为明显。而在2014年,该区域的排放量更是犹如火箭般的蹿升到20%~30%,究其原因,逃离叙利亚的400万难民有120万逃往了黎巴嫩,使该国的社会活动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从而导致了二氧化氮等氮氧化物的排放有所变化。

        这样反推过来,我们就明白了:汽油、燃煤等才是二氧化氮排放大户,炮弹并不增加多少二氧化氮排放。战乱之时,人们纷纷逃离家园,经济活动停滞,是二氧化氮减少的根本原因。

        再来看伊拉克,2005年战争结束后,该国的人员回流,GDP不断增长,其必然伴随着能源消耗,导致二氧化碳以每年4%~5%的速度增长,二氧化氮更是以每年超过10%的速度在不断增长。2011年后,伊拉克国内动乱再次加剧,大量人口逃亡,该国的氮氧化物的排放量又开始逐步下降。

        战火竟然让空气质量好转,这确实具有反讽意味。这也证明了空气污染与人类的经济活动息息相关。

        (《百科新说》2016年第2期 林晋鹏)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