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冬,不仅全国许多地方在“速冻”,北美、欧洲的局部地区也进入极冷模式。学界对这种“局部极冷”和“全球变暖”之间的关联进行了大量研究,气象专家为您解开地球“忽冷忽热”之谜。
从大气物理的角度来解释,需要提到两个概念。一个是极地漩涡,一个是高空急流。
极地漩涡是一种持续并大规模存在的寒冷气旋,介于对流层上部和平流层中部。地球南北两极的地磁将来自宇宙的冷气阻挡在地球之外,但同时使南北两个地极上空形成极地漩涡。原本始终存在于两极的极地漩涡相对稳定,呈大块出现,但全球变暖之后,由原有的稳定转趋活跃,有可能出现小涡旋,北极极地漩涡产生的小涡旋往南偏移,就会造成某一个区域被“速冻”。
高空急流是东西走向围绕地球的强而窄的高速气流带,存在于对流层顶和平流层。高空急流受北极和中纬度地区之间的温差推动,由西向东环流,温差越大速度越快,气流路径会越趋于直线,相反温差越小气流速度会越慢,路线则会呈现波浪形。北极一旦升温,会使北极和中纬度地区的温差减小,高空急流的波浪就会变大,振幅两端波及的区域就容易出现极端天气。与2014年春季在北美出现的极寒天气相似,今年初东亚出现的大幅度降温可能也是拜极地漩涡偏移所赐。
此外,2015年,地球上发生了历史上非常显著的超强厄尔尼诺,导致极端天气频现,特别是去年底集中出现在北美、南美和英国的暴雨和洪灾。海洋和大气正在相互作用,超强厄尔尼诺今后还会增加极端天气的出现。
准确地说,过去几年经常出现的速冻模式只属于气象事件,而全球变暖讨论的是气候问题。气象事件通常具有局部特征和地域特征,而气候变化关注的是全球范围,是整体情况。气候是一段时间的气象表现和趋势,用某一个气象事件来反证气候趋势不合科学。所以,寒潮和全球变暖说之间并不矛盾,前者不足以推翻后者,后者也无法排除前者的出现。
(《文汇报》1.23 凌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