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6年01月09日 星期六

    “大圣”是怎么横空出世的

    《 文摘报 》( 2016年01月09日   08 版)
    古代神话里无支祁的形象
    印度教神话里的哈奴曼形象

        猴年马上就要到了。说起猴,中国最著名的猴子要算“大圣”孙悟空了。小说《西游记》作者吴承恩塑造的孙悟空形象,有着数百年民间传说的源泉,有着复杂的原型背景。

        南宋时出现最早的取经故事

        自从1923年鲁迅《中国小说史略》出版后,明代吴承恩作为《西游记》作者的判断逐步被肯定。不过,孙悟空的形象也有一个演变过程。

        南宋时刊印的《大唐三藏取经诗话》,是我们今天能够看到的最早以取经故事为题材的文学作品。其中的猴行者形象,就是《西游记》中孙行者的前身。

        流传下来的《诗话》只是说话人的提纲,文字十分简略,共一万六千多字,分上、中、下三卷,第一节、第十七节缺失,所以不知它是怎样描写唐僧出身和西行缘起的。从第二节开始,猴行者就参加进来了。此后,一行七人,经过十几个国度,历尽艰难险阻,取回佛经。

        猴行者自称是“花果山紫云洞八万四千铜头铁额猕猴王”,他化身为白衣秀士,主动前来帮助三藏法师取经,神通广大,有胆有识,在取经路上灭白虎精、伏九馗龙。由于他的参加,取经才得以圆满完成。

        在《诗话》中,猴行者的形象更多地像一个宗教使徒。猴行者参与取经,是主动行为;到了西天后,因为如来佛住的鸡足山阻山隔水,无法前往,猴行者提出,全体取经人望山跪下,虔心祷告,“齐声恸哭”,以致经自天下。作品中关于猴行者的经历(偷蟠桃——发配在花果山——参加取经——上天成佛)的叙述,已经为后来孙悟空的故事奠定了基础。

        元代到明初孙悟空形象渐渐清晰

        在中国古代,小说与戏曲是相伴而生的姊妹艺术。关于取经故事的戏曲,金代有院本《唐三藏》,元代有吴昌龄的《唐三藏西天取经》,可惜都已不存。在“西游戏”中,最重要的是元末明初人杨景贤的《西游记杂剧》,是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取经题材作品。它从唐僧出生遭父难写起,经由观音安排西天取经,先后收服龙马,率孙行者、沙和尚、猪八戒西行,经过女王逼配、过火焰山等磨难,取回真经。

        《西游记杂剧》确立了取经队伍的基本人物。在《取经诗话》中,共有师徒七人,而实写的只有玄奘和猴行者二人。而杂剧中的取经人物是唐僧师徒四人和白龙马,阵容与小说描写完全一致。

        在《西游记杂剧》中,孙猴子已经基本上脱去了宗教使徒的气质,他的反抗精神、斗争性格与神通都增强到原型远远不可企及的程度。孙行者是个非常神异的猴子,上场就自述来历:“一自开天辟地,两仪便有吾身。曾教三界费精神。四方神道怕,五岳鬼兵嗔。”“盗了太上老君炼就金丹,九转炼得铜筋铁骨。”

        《西游记平话》产生于元代。“平话”相当于今天曲艺中的“评书”。可惜《西游记平话》已散佚,无法窥知其全貌。在《西游记平话》中,孙悟空的形象更加生动、丰富,同百回本小说也更加接近,而同在此之前的有关故事、传说中的孙猴子形象明显地区别开来,基本上完成了几百年演变过程中的质变。百回本中的齐天大圣主要是以它为基础的。

        孙悟空形象的“国货说”和“舶来说”

        关于孙悟空的“原型”问题,最早是由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提出的。在此之前,鲁迅就曾给胡适写信,认为孙悟空的人物形象,是受到中国民间传说的启发,具体地说,是受到《太平广记》中的怪兽无支祁的启发。

        无支祁的故事是这样的:大禹治水时,淮扬一带有一个水神叫无支祁,他兴风作浪,无恶不作,肆无忌惮地残害百姓。他形似猿猴,缩鼻高额,白首青躯,金目雪牙,脖子一伸可达百尺,且力大无穷,能敌九只大象。他凶猛而狡猾,只要吹口气,就遍地洪水,淹没庄稼,冲毁房屋,使百姓流离失所。大禹为了制服他,先后派了童律、乌木由出战,但都没能取胜。后来,大禹请来掌管时间的天神庚辰,庚辰紧追无支祁,无支祁想潜水逃窜,庚辰用手中大戟向他掷去,无支祁终于受伤就擒。大禹下令把无支祁的脖颈上锁上绳索,鼻子用一个大金铃穿住,镇压在淮水下游的龟山之下。

        有证据表明,吴承恩对无支祁的传说十分熟悉。因此鲁迅认为,孙悟空的原型应是无支祁。

        但胡适却不赞同鲁迅的说法。他在1923年出版的《西游记考证》里说:“我总疑心这个神通广大的猴子不是国货,乃是一件从印度进口的。”

        胡适认为,孙悟空的形象塑造应从印度最古的纪事诗《罗摩衍那》中去找线索。这首诗中有一个重要的神话人物,即猴子国中的神猴大将,叫作哈奴曼。在《西游记考证》里,胡适举了关于哈奴曼这样几条描写:

        哈奴曼是天风的儿子,有绝大神通,能在空中飞行,他一跳就可从印度跳到楞伽。他能把喜马拉雅山拔起背着走。他的身体大如大山,高如高塔,眼放金光,尾长无比。哈奴曼有一次同拉凡纳决斗,被拉凡纳们用计把油涂在他的猴尾巴上,点起火来,他的尾巴就烧起来了。然而哈奴曼神通广大,不但没有被烧死,反而借刀杀人,用尾巴上的大火把敌人的都城楞伽烧完了。

        有很多人支持鲁迅的看法。比如吴晓铃先生就认为,在古代,中国人虽然知道《罗摩衍那》,但为数并不很多;而且,对于《罗摩衍那》故事内容的了解是远远不够的。

        同样也有很多人支持胡适的观点。比如季羡林先生认为,孙悟空同《罗摩衍那》里的哈奴曼太相似了,不能想象他们之间没有渊源的关系。至于说《罗摩衍那》没有汉文译本,无从借鉴,这是一种误会。一个国家的人民口头创作,不必等到写成定本,有了翻译,才能向外传播。人民口头创作,也口头传播,国界在这里是难以起到阻拦作用的。

        孙悟空原型的“国货说”和“舶来说”,都有各自的道理,也许他们都在孙悟空的诞生中起了作用。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