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年“出徒”60人。作为日本著名的“秋山木工”创始人,72岁的秋山利辉心里装着很多棱角分明的“规矩尺度”,他立下的《匠人须知30条》在日本如雷贯耳,其条例被视为如僧人修行般寡欲严苛,而那些有幸被选入秋山木工学校的学生,无论男女都要剃成光头,一年中只有两次返家,与外界只能书信往来,手机、零用钱、恋爱都在禁止之列。
“秋山木工”于1971年建立,专门制造高级定制家具,其客户包括日本天皇,公司员工只有几十人,现在年销售额却高达11亿日元左右。
接受记者采访时,秋山利辉把矿泉水瓶横放在桌子上,乍看这只是一个偶然的举动,实际上,这是秋山先生凡事需利人的“原则”——如果这瓶水立着放,会让别人担心它倒下,所以干脆放倒它,就不再对彼此有所打扰。
秋山认为,立下严苛的规矩,最终的目的是要淬炼一颗心——纯净、坚韧、浓缩的匠人之心:“不需要追求木工手艺的至善至美,而是精神上的纯然认真,以此而通神明。”在日本,类似秋山先生的匠人有很多,他们毕生只专注于一件事情,但那不是简单枯燥的重复,而是心物合一的禅界。秋山利辉说自己是为天命而活,而天命并非是留下传世家具,而是培育人心,他的愿望是培养十个能超越自己的徒弟。
初二才会写自己的名字
秋山利辉兄弟姐妹6人,从小生活贫困,吃不饱是“家常便饭”,他上学时的文具都是残缺不全的,“从小学到中学,九年时间,我的成绩总是倒数第一,我学会写自己的名字是在初中二年级,因为我缺纸少笔,所以总是不能完成作业,总被老师罚站。”
但让秋山先生自豪的有两点,一是尽管他天天被罚站,但从未缺席课程;第二则是他对画图、手工很擅长,看人干活学得很快:“放学回家的路上,我喜欢看那些干活的手艺人,从他们手头的动作,我会琢磨这人干得怎么样、水平如何。”不知不觉间,秋山居然会了基本的木工活,小学四五年级就能帮村里的婶婶们修修小屋,搭个架子,给家里挣点钱,“那时婶婶们夸我长大了能做个好木工,说我要是有了手艺,将来就不愁吃饭了。”
初中毕业后,秋山去了技工学校,是大阪当地业绩最好的寄宿式木工所,“我16岁去的,在木工所前三年都是做跑腿的事情,后面五年才成为匠人,而且很快成为这个木工所中收入最高的匠人。”26岁时,秋山利辉已经能独当一面,为日本皇居制作家具,这些家具现在还被使用,成为日本木工界的“神话”。
27岁,秋山利辉创办了秋山木工学校,制定了一套“八年育人制度”,整理出了“匠人须知30条法则”。秋山先生笑说开始自己的做法也被批评为“傻”,大家认为这种制度根本不可能成功,可是现在,“秋山木工”是个让日本人信服的名字。
招学徒前要亲自家访
秋山先生描述自己的教学风格是纠缠不休、爱管闲事、厚脸皮:“所谓纠缠不休,指的是坚持不放弃;爱管闲事则是在意别人的感受,想让别人高兴;厚脸皮指的是正面的‘贪心’之意。”秋山利辉认为,培养有用的年轻人,是经营者的责任和义务。所以,每一次他教训弟子,都抱持“拼了命”的态度,因为在他眼中,这不只是为了培育一个工匠,更代表对学生的人生负责。反过来说,什么样的人能够成长?除了“即使手不灵巧也不放弃的人”、“有感恩之心的人”之外,秋山利辉指出,就是“能够善于接受批评的人”,即使挨骂,一流的人却懂得从中吸取养分,把别人的批评,变成推动自己向前的动力。
而除了“匠人须知30条法则”,秋山利辉还为学徒制定了10条规则,包括无论男女一律留光头,禁止使用手机,只许书信联系,在一年学习期间内,只有在8月盂兰盆节和正月假期才能见到家人,禁止接受父母汇寄的生活费和零用钱,进修期间绝对禁止谈恋爱等等。
21世纪的今天,这种苛刻的规则还能招来90后、00后学徒吗?秋山先生听到这个问题后很自豪地回答:“每一年报名的学员超过了我们需要的10倍,今年还有3个台湾学生报名,我12月会去台湾。”
秋山先生去台湾是因为他要亲自对报名的学徒进行家访,家访是他招收学徒的程序之一,这件事他现在也是亲力亲为,每个孩子的家访时间是3小时。在秋山先生看来,“子不教父之过”,他说自己做了40多年的人才培养,无论是哪代的孩子,孩子都没有变化,变化的是家长。
秋山木工的淘汰率之高令人咋舌,40多年来,从这里走出去的只有60人。对于徒弟们来说,一定要这么狠吗?秋山利辉说:“我招聘弟子的时候不是只为了我们公司,只听我的话的匠人不是我需要的,我也没有想过他一定要为我的公司贡献什么,我希望通过八年的研修、学习,他们能成为让这个世界感动的、有修为的匠人。这八年的时间,前面五年是全力以赴的,也是非常艰苦的修行过程,后面的三年是匠人的生活,通过这八年的研修,他们无论到世界上任何一个地方、任何一个领域都能应对自如。”
最看重的品质是孝顺
优秀的品质有很多,秋山利辉最看重的是孝顺,在他看来,这是“原点”,如果不孝顺,小而言之,怎么会对客户好,大而言之,怎么会对国家好?“我招学徒时会问他,为什么要成为一流的工匠呢?如果他不是为了让父母高兴的话,那是不可以的。如果他的出发点是要让父母高兴和感动,那么,无论碰到多么大的困境或者是逆境,他都可以跨越,这是一个简单、容易的目标。为了让爸爸妈妈高兴、感动、吃惊,他可以每天很早起来,晚上干到很晚,才能坚持这样辛苦地生活。”
秋山利辉说自己去面试时,如果知道这个孩子是跟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在一起生活的话,他们被录取的可能性是非常大的,“因为这样的孩子基本上是有感情、有关爱心的,知道要尊敬年长的人。我录用孩子有三个要素,除了孝顺,还要阳光开朗,另外则要傻一点,我说右他就向右。说起这点,学历低的孩子反更听话,而不少上过大学的孩子,我说右他会跑到左边去。”
秋山利辉说,为什么自己学习总是倒数第一,吃饭的钱也没有,却能在27岁时取得一些成绩,说不定自己来到这个世界是有特殊作用的,“其实我们每个人出生的时候,老天爷都会安排下任务,我们每个人都会带着使命来到这个世界,问题是我们什么时候发觉。一旦在哪一天明白、发现了自己的天命,我们从此就会变得非常幸福和喜悦。而在抵达天命之前,每一个人做任何事情就应该把它当成天职来做。”
“匠人须知”源自中国古训
秋山利辉认为自己的做人标准,都是源于中国文化的训条。例如,他实行的学徒制度,就是从中国传到日本的,“匠人须知30条虽然是我自己总结出来的经验所得,但是很早都是从中国学来的东西,‘敬天爱人’也是中国文化的精髓。”
尽管在商品化社会,匠人精神似乎变得有些不合潮流,但秋山利辉却认为,一个国家要保持持久的竞争力,光靠科学技术是不行的,还必须积极传承匠人精神,“我培养的不是能干的工匠,而是有修为、素养高的工匠,懂得关爱别人、尊重别人、替别人着想,如果有了这种人性的光辉,就会进入更高的境界,如果只是技能上突破的话,是没有神明帮助的,因为没有德行,就会有局限。所以说,真正顶尖的人、大师级的人,都是德在前面。”
(《北京青年报》12.9 张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