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热映的科幻影片《火星救援》中,主人公既是宇航员同时也是植物学家,被独自遗留火星后,靠种土豆吃土豆生存了500天。
电影里,土豆原本是要给宇航员们加餐的,被真空包装带到火星上。从地球到火星,飞船需要航行4年之久。植物学家介绍,真空包装不会影响土豆的正常生长,还有利于种子的长期保存。不过,“以现有技术,即使借助真空最多也只能保存7个月不发芽。”
电影中主人公以人类排泄物作为肥料,以火星上的土作为播种土壤,并通过化学实验燃烧航空燃料合成水,还对居住舱里的空气环境进行了调整,利用塑料棚和灯光制成温室,土豆就是在此环境下成功发芽生长。这些做法,基本满足了植物生长所需要的水、土、空气、阳光几大条件。但人类粪便中的微生物、肠道菌等,与植物生长所需的微生物并不相同,此外,火星土壤与地球土壤存在差异,这些都是需要注意的问题。
除了这些条件,最大麻烦可能是火星重力,“火星上的重力比地球上要小很多。目前各个宇宙空间站的试验证明,植物在无重力条件下是无法生长的。植物枝叶朝天、根系往地下生长,是感知重力的结果。如果没有重力,或者重力发生变化,那么植物的感知就混乱了,可能就长不出来了。”
如果真有可能在外太空进行星际探险,藻类或许是比土豆更适合的粮食。“环境生存能力强,易操作,通过最简单的发酵罐培养,可以产生大量营养物质,经过简单的纯化加工,即可满足人体所需。”
(《扬子晚报》11.25、搜狐网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