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读到一篇文章,说有的干部把“甘居中游”当成做人做事的秘诀,做事不努力,“得过且过,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满足于“凑合”,习惯于“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自我安慰。文章批评道,“这种心态之下,一些干部在岗不在状态,为官慢为、为官不为,实质上还是庸官懒政的老毛病”。
“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确实是中国人常有的心态,不过那主要不是指当官混日子,而是一种小老百姓无奈的自我宽解和安慰。中国的童蒙书、家训、箴言、民间智慧中有不少这类的说法。例如,《知足歌》里说:“莫谓我身不如人,不如我者尚多乎。退步思量海样宽,眼前便是许多福。他人骑马我骑驴,仔细思量我不如;回头又见推车汉,比上不足下有余”。
像这样的“比”,是草民因无奈而自我适应的“比下有余”,对他们来说,“比上”实在是太奢侈了,所以比的方向只有一个——朝下。网上有一个《泥饼故事》说,海地很穷,有的海地人做“泥饼”果腹,作者感叹道,看到这种情景,“我才明白能吃上一碗热白饭是多么幸福的事”。这么比的,会是一位富豪吗?大概不会;想来是一位日子过得不容易,但却能自我安慰,知足常乐的平头百姓。
美国心理学家威尔斯指出,“比下有余”是一种心理机制,能让人产生安全感和满足感。这种“朝下比”看上去似乎有积极的心理提升作用,但在心理学里却被界定为“负面情感”,因为它包含负面的自我观念和情绪,如自卑、害怕、挫折感、无成就感。人们在关注他人或事物时普遍有负面趋向,对负面信息比对正面信息更感兴趣。
威尔斯指出,“比下有余”现象在日常生活中相当常见。例如,境遇不佳者会认同其他境遇不佳者,而不是境遇好的人。这有点类似于人们平时所说的“同病相怜”,但重点不在于“怜悯”,而在于寻找能在心理上分担不幸的同伴,希望跟自己一样倒霉的人越多越好。再例如,在群体中,如果人人日子都过得挺好,他们的满足感就不明显;如果其中一些人日子过得特别不好,那么其他人的满足感就会高得多。那些不幸的人为其他人提供了朝下比的对象,帮助他们提升自己的幸福感。
人们一般认为,“比下有余”能起到“以思转境”的积极心理调适作用,能让人在事情不如意的时候,多想想自己已经拥有的,这样怨恨就自然消失。但是,心理学家指出,朝下比会成为一种不良的固定心态和思维习惯,让人对负面情感的自卑、挫折变得麻木,既不思进取也无意改变。在找不到朝下比的对象时,对朝下比有心理依赖的人还会故意贬低和歧视他人,以此得到心理满足。这就已经不只是一般的负面情感,而是变成了一种病态的认知失调和心灵毒害。
(新浪博客 11.13 徐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