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5年11月24日 星期二

    波黑成为旅游胜地

    《 文摘报 》( 2015年11月24日   07 版)

      20年前的11月21日,《代顿协议》的签署为长达三年的波黑战争画上句号。协议规定,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继续作为统一的主权国家存在,由穆克联邦和塞族共和国两个实体组成。恢复和平20年后,战争硝烟已散尽,波黑正以另外一种姿态赢得全世界瞩目。

      萨拉热窝的古城中,清真寺、天主教堂与东正教堂毗邻而居,穆斯林的祷告声与教堂的钟声交相回荡,这里也因此被喻为“欧洲的耶路撒冷”。这块土地上主要有三大民族:信奉东正教的塞尔维亚族占31.4%、信奉天主教的克罗地亚族占17.3%,信奉伊斯兰教的波什尼亚克族(即穆族)占43.7%。多元的宗教文化触发了战争,但这些元素却让这个仍在舔舐伤口的年轻国家,迅速崛起成为欧洲最令人兴奋的旅行目的地之一。

      群山碧绿环抱中的首都萨拉热窝,是漫游波黑的首选地。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曾这样描述:漫步在老城巴希查尔希亚,那些用波黑内战遗留下来的炮弹壳所打磨成的工艺品琳琅满目,以一种特别的方式悼念着这段历史。而新城里忙碌的有轨电车,形态色彩迥异的现代建筑,又昭示着萨拉热窝的浴火重生。同时战火之下的疮痍依然历历在目,城市中布满弹片痕迹的城墙与山腰处一望无际的墓地园记录着这段多灾多难的历史。仔细观看每一座墓碑,主人的离世时间多在1992年到1996年之间,令人不禁唏嘘。

      低廉的物价自然是当选的另一大重要因素。萨拉热窝是欧洲物价最低的首都之一,而在萨拉热窝之外,物价甚至更低。在波黑,在外就餐花费不到3美元,一杯咖啡仅1美元。

      (《文汇报》11.19 吴雨伦)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