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5年11月14日 星期六

    中日青年大联欢为建交破局

    《 文摘报 》( 2015年11月14日   05 版)
    参加大联欢的日本青年在北京国棉二厂

        1965年6月28日,中国以全国青联、全国学联和中日友好协会(以下简称“三团体”)的名义,邀请500名日本青年访问中国。

        佐藤荣作政府以中日未恢复邦交、“青年去共产党国家对国家不利”为由,下令拒发护照。从6月到11月,成千上万的日本青年持续开展了声势浩大的游行示威。迫于压力,佐藤政府让步了。8月15日,第一批获得护照的日本青年代表团的成员出发了。

        民间先行

        1965年5月25日,共青团中央向中共中央提交请示,拟邀请300名日本各界青年,在中国举行中日青年友好会见。

        长期以来,新中国政府一直坚持“争取日本”的政策,争取的方式便是“民间先行,以民促官”。此时正值中共与日共交往的蜜月期。邓小平与访华的日共总书记宫本显治举行了会谈。双方商定,活动的中文名称为“第一届中日青年友好大联欢”。规模要大,由原定邀请300人扩大为500人。时间定在1965年8月中旬至9月中旬,为期一个月。500名日本青年在中国境内活动的费用全部由中国承担,中国方面还同意负担一半的国际机票费用。

        大联欢活动由国务院外事办主任、中日友好协会会长廖承志领导,全国青联副主席、团中央书记处候补书记胡启立具体负责。

        大联欢的邀请范围,包括不同政治倾向的全国性政党青年组织、工会青年团体、宗教界青年团体等。邀请得到了这些团体的热烈响应。当时来中国,是需要下决心的。有人不顾父母和妻子的反对,发生了离婚的悲剧;还有人因为公司不给假,结果被解雇了。但最大的障碍还在于护照。

        由于外务省拒发护照,受邀的青年团体动员了成千上万的青年到官厅请愿、静坐和上街游行。最后日本政府退让了,陆续给24个青年代表团的281人发放了护照。剩下的15个代表团的成员继续留在东京,组织示威和静坐。日中友协青年团选择推后出发,其他23个团体先后从日本各地出发,经香港,从深圳入境。

        毛泽东请日本青年发言

        1965年8月下旬的北京,全城沉浸在火热高昂的状态中。

        大街小巷贴满了中日两国少女肩并肩的大型招贴画,显眼的建筑物都挂上了“中日青年友好万岁”的大红条幅,彩色气球随处可见。只要你别着彩色胸针坐公交车(日本代表团成员都佩戴红黄蓝小花簇拥“中日”二字的胸针),便有可能被误认为是来参加大联欢的日本朋友,整车人无论男女老少都会争先恐后地为你让座。

        25日,人民大会堂举行了万人欢迎大会。随后,代表团成员观看文艺节目,访问博物馆、名胜古迹,并举行了体育大联欢。8月26日下午,日本代表团接到通知:“中国共产党和政府领导人准备接见日本朋友。”

        下午3点,23个代表团的团长聚集在人民大会堂陕西厅等待着。不一会儿,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邓小平、彭真、贺龙、康生、郭沫若等中共高层领导走进了陕西厅。这么多领导人同时出面极为罕见。团员们见毛泽东等领导人走进了大厅,全场鸦雀无声,数秒后,掌声混杂着欢呼声还有生硬的中国话“毛主席万岁”响彻大厅。

        9月1日起,代表团结束了北京的行程,分三路前往中国15个城市参观。东北线9个代表团抵达沈阳——过去被他们的父辈称为“满洲”的地方。访问工厂时,团员们小心翼翼提到日本侵华问题,对方却很大方地说:“你们是想问我们心里是怎么想的吧?今天我们如此热烈的欢迎你们应该可以回答这个问题了。”

        恍如中日恢复邦交了

        9月12日,23个代表团从各路赶到上海,参加最后一周的联欢活动。

        每到一地,中日青年都互赠礼物。广州中山大学的教师们用有相思豆之称的红豆制作了大联欢的会徽;武汉医学院学生送的是绣了“中日人民青年友好万岁!”等字样的手帕,只绣了一半,希望日本医学院的同仁继续绣完。日本民主青年同盟代表团的团员林裕子一路上把随身带来的纪念品送完了,走时把绒衣的纽扣一颗颗摘下来,送给前来送行的中国朋友。

        来自日本和平友好青年团的三好祐三有一种恍惚的感觉,他觉得,日本和中国好像已经恢复邦交了。

        23个代表团带回的中国见闻,给了还在为护照而抗争的伙伴极大的信心。许多在野党的政治家也站了出来,表示支持。佐藤政府再次让步,从10月开始,陆续给其余15个团体全部发了护照。11月15日,北京第二次迎来参加大联欢的日本青年。最终,共有38个团的459名日本青年参加了第一届中日青年大联欢。

        第二届大联欢“延期”

        1966年,团中央开始筹备第二届中日青年友好大联欢。邓小平特别指示,第二届大联欢不但要搞好,“规模要争取大于去年”。

        8月下旬,日中友好协会应中方要求,推选了670名日本青年代表。但此时,“文革”开始,各项工作都受到很大冲击。康生取代了邓小平,分管中联部等工作。12月下旬的一个晚上,红卫兵冲进民族饭店,把大联欢筹备办公室砸得粉碎。筹备工作组紧急通知日方,大联欢“延期”举行。

        第一届大联欢活动的成功举办,开创了中日民间外交的新局面。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应周恩来的邀请访问中国。两国政府于9月29日发表联合声明,宣布结束中日两国之间迄今存在的不正常状态,正式恢复邦交。

        (《中国新闻周刊》2015年第40期 何晞宇 周文晶)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