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5年11月07日 星期六

    大生纱厂见证时代变迁

    《 文摘报 》( 2015年11月07日   07 版)
    大生纱厂旧影

      1894年(清光绪二十年)7月,中日甲午战争爆发,清军战败。《马关条约》关于外国人可以随意在中国通商口岸、城邑设厂的规定让人触目惊心。为了与帝国主义列强“抢时间”,1896年(光绪二十二年)正月初五,张之洞奏派张謇、陆润庠、丁立瀛分别在江苏省的通州、苏州、镇江设立商务局,并由张謇、陆润庠在通州和苏州各设一纱厂。

      张謇以《易经》“天地之大德曰生”之意,为纱厂取名“大生”。他说:“我们儒家有一句扼要而不可动摇的名言‘天地之大德曰生’。这句话的解释是说一切政治及学问,最低的期望,要使得大多数的老百姓都能得到最低水平线上的生活。”

      大生纱厂于1899年(光绪二十五年)农历四月十四日正式开工投产。两江总督刘坤一闻之亦大喜,对张謇说:“是皆先生之功。”謇答:“办事皆董事与各执事,謇无功。”刘又安慰地说:“不居功,苦则吃矣。”謇答:“苦是自己要吃的,亦无所怨。”刘又说:“但能成,折本亦无妨。”謇答:“不成则已,成则无折本之理。”

      大生投产第二年即获丰利。1901年,张謇等人再度创办第二个股份制企业——通海垦牧公司,继又创办了大生分厂(二厂)(1904年)、大生三厂(1915年)、大生八厂(1921年)。1900-1921年间,大生资本增长6倍。以此为基础,张謇发起创办了20多个股份制企业,成立了我国第一个集团公司,控制资金达2240万两。

      张謇那批早期民族企业家经商不为牟利,而是出自“救国爱国”的政治思想,中国资产阶级从他诞生的那天起,就有理想主义特征。2015年,大生迎来了双甲子之年,120年的岁月,大生就是“民族存亡”“自强不息”的见证。

      (《中华工商时报》11.3 张绪武)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