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5年11月03日 星期二

    影视剧:最需要的是打动人心

    《 文摘报 》( 2015年11月03日   05 版)

        近日,刚刚播完的电视剧《琅琊榜》引发热议,相关话题在“朋友圈”刷屏。但与以往的网络小说改编剧相比,该剧突破了“高人气伴随高吐槽”的惯例,获得了年轻观众与评论界一边倒的好评。这种“鹤立鸡群”的现象,值得业界反思。

        观众的审美能力需要尊重

        有专家表示,“表演精彩、制作用心、剧情抓人”,这些观众吐露的追剧原因,并非什么创新,而恰恰是回归了电视剧的创作规律。《琅琊榜》试图追求的是电视剧作品应该达到的审美品质:用影像讲一个好故事,并传递引人向上的价值观。

        该剧制片人侯鸿亮透露,从购买小说版权到开拍,团队筹备了3年时间,主要时间用在打磨剧本上。开拍后,单集成本达到每集200万元,其中制作投入超过演员费用。

        而当前电视剧制作的情况却往往是,出于演员档期与缩减制作费等考虑,以快为最高标准,恨不得一天拍两集。

        网络改编剧的春天来了吗

        电视剧《琅琊榜》改编自同名网络小说,原著小说曾在起点中文网连续高居榜首。近年来,由网络小说改编而成的电视剧汹涌袭来,相继开播的还有《何以笙箫默》《花千骨》等。

        业内人士透露,两年前,一部网络小说的影视改编权卖出三四十万元是常态,而如今,开价200万元以上的网络小说不在少数,如此更引发了网络创作热情的高涨。

        不过,互联网新势力加入影视产业后,带来的影响可谓利弊参半。

        北京电影学院文学系副教授刘德濒分析,盛大、天涯、起点等一些互联网文学平台,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已囤积大量优秀网络小说。这些热门小说天生的优点在于它是经过数据检验的作品。有多少点击量和评论、有多少追看者和粉丝,决定了它被改编后的市场预期、观众定位以及可预测的受众数量。这些数据增强了风险的可控性。

        不过,随着网络改编剧的大行其道,弊端也日渐显露。大量的资本涌入,优质的网络小说资源供不应求,疯狂占有的背后是盲目地开发、快速兑现利益的需求。在这场杀伐决斗中,重要的不再是艺术标准,而是怎么卖,以及能够在哪几种渠道上卖。

        潮流虽新   标准不变

        中国传媒大学教授李胜利认为,从网络文学中筛选出优质的、适合影视改编的网络小说进行创作,只是影视公司找到了一个新的素材库。其好与坏的判断标准是不变的:第一,就作品品质而言,要思想性与艺术性俱佳;第二,就播出效果而言,应有较好的收视率和广泛的美誉度,就是兼顾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一部优质的、有内容的网络小说是需要精耕细作的。李胜利分析,针对网络小说本身的特点,热门的、优质的网络小说,其故事情节一定是跌宕起伏的,因为吸引读者看下去是它的主要目标。其情节量巨大的特点,正是一部好电视剧最需要的。但在塑造人物、主题深度上,网络小说比传统小说略差。要想把一部网络小说改得更深刻,需要下功夫去塑造人物、挖掘主题,补足其缺陷。

        而关于商业与艺术的平衡,侯鸿亮的见解是:“我不排斥商业,但也不能完全去迎合,在满足市场需求的同时,不能放弃创作者的自我表达,我认为这是一个底线。”

        追本溯源,影视产业卖的是内容。再华丽奢靡的外壳、再吸引眼球的话题,都掩盖不住一个苍白无力的故事。许多从业者认为观众难以捉摸,但也许观众最简单。能“打动人心”的作品,才应该是这个行业的本质追求。

        (《光明日报》10.29陈慧娟 唐一歌)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