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5年10月31日 星期六

    “史上最年轻”哈佛华人教授

    《 文摘报 》( 2015年10月31日   06 版)

        尹希1983年12月出生,1996年考入中国科大少年班,2001年赴哈佛大学攻读物理学博士,并于2006年获得博士学位。后受聘担任哈佛大学物理系副教授,并于今年9月晋升为哈佛大学物理系教授。因此,他被称为“史上最年轻的”哈佛华人教授,是国际物理学界寄予厚望的青年物理学家。

        他研究的弦理论,对外人来讲就是“天书”。然而就是这样一个“超级学霸”,有着自己的一套教育理念,认为学生该有更多自由发展和选择的空间。这样的教育理念直接体现在他对女儿的教育中,“只想女儿快乐地生活,对她没有任何期待,想做什么是她自己的事情”。

        记者在采访时问道:你如何评价自己的教学和科研?

        尹希说:在教学方面我不是很重视,我上课之后,学生对我的印象两极分化比较厉害,有很喜欢我的,也有很不喜欢我的学生。因为我上课比较难,学得好的学生会很喜欢,学得不好的学生,课就没办法上了。

        记者问:有回国任教或者发展的想法吗?

        他说:没有考虑过换其他的地方和学校。对我来说工作的地方需要有很好的合作者,有一流的物理学家,比如说我自己有什么问题的话,走到下一个办公室就可以和他们讨论,这点非常重要。我如果要回国的话不能自己一个人回国,而是要带着一个组的物理学家回国。

        我觉得单打独斗是不好的事情,和别的同事讨论是非常重要的。举个例子来说,爱因斯坦晚年去了普林斯顿,但是他到了普林斯顿不和别人讨论,他的名气很大,但是在普林斯顿什么都没做出来,因为他完全是封闭的。

        他说,我上中学是在北京八中。我觉得我最幸运的不是上中科大少年班,也不一定是上哈佛,而是上北京八中少儿班。它整个的学习计划和对学生的培养我觉得在中学中是最好的。中学6年的课程在4年学完,有因材施教的感觉,不是把时间都放在考试上面。我们每周五下午都会外出爬山或者游泳、溜冰。基本上每周有五节体育课,在外面的时间特别多,不是把全部时间花在课堂上面。

        我喜欢马拉松,马拉松对我来说不光是兴趣而已,有几年我一直严格地训练,每周我会跑120~150公里,花费的时间非常多,每个周末早晨起来我会跑30公里,这样的话我没有时间和家人、孩子一起玩儿。几年之后我不想再有这样的生活方式,所以就放弃了。

        我现在喜欢攀岩。我喜欢做有风险的事情,如果完全没风险就很没意思。科研方面我从来不觉得有压力,我做需要做的事情的时候会花很多时间,但是想玩儿的时候我会整天出去玩儿,比如说我上周末一整天出去攀岩。

        (《新京报》10.23 王梦遥)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