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理论上讲,人类的各种活动都会产生能量不等的电信号,比如心脏跳动时会产生1~2毫伏的电压,眼睛开闭会产生5~6毫伏的电压,而人类想入非非之时,大脑则会产生0.2~1毫伏的电压,诸如兴奋、紧张、昏迷、抑郁等情绪会影响大脑电信号的能量。
按照简单的逻辑,脑电波技术最根本的思路,就是采集人类思考时产生的电信号,利用大数据技术找出规律性,从而进一步翻译成机器可识别的信号。
日前已有汽车公司在方向盘中嵌入传感器,通过手部监测驾驶者脑电波变化。“如果大脑活动表明驾驶者注意力不集中,那么方向盘或油门踏板会通过振动来提醒驾驶者。”还有研究小组将一辆汽车的驾驶员座位,替换成一个可以根据指令踩刹车和转动方向盘的机械装置。然后给驾驶员带上一个脑电图神经头罩,让驾驶员想着向左转,向右转,向前和停车。通过将脑电波翻译成驾驶指令,可以控制这辆车在一个曲线跑道上行驶。
不过,大脑因藏在厚厚的头盖骨之下,能释放出的信号非常有限。“意念控制”这种高级交互,普及难度还很大。
(《文汇报》10.11 张晓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