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5年10月17日 星期六

    战争留给地球的永久伤痕

    《 文摘报 》( 2015年10月17日   03 版)
    地下核试验形成的特殊地貌

        战争并不只留在历史书中,还会在地球上留下永久的伤痕。

        位于苏丹的大约公元前13000年的遗址中,发现了59具人类骨架,矛和箭嵌入死者的骨头。这证明,战争的痕迹可能会保持很长时间,成为地质学遗产。

        战争改变地层

        相比古代战争,现代战争的地质学遗产更加复杂。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留下了数百万枚没有使用过的炸弹,包括化学武器,它们中的大部分只是被简单地运到海上并倾倒至海底。

        炸弹在海底如何留下永久的痕迹?首先,下沉的山脉将会让海底变形;从融化的冰川上掉下的岩石会在地层中留下相似的结构。往后,不断被腐蚀的炸弹可能会爆炸,并持续几个世纪,在海底创造炸弹扰动地层。炸药和化学药剂还可能渗出并杀死海洋生物,溶解的三硝基甲苯(烈性黄色炸药)具有高毒性,更别说芥子气和神经毒气了。生物死亡区域将会形成岩石中的无化石地层。

        子弹也能留下它们的标记。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地球上大约有1万亿颗子弹被发射出去。这相当于每平方千米(包括陆地和海洋)就分布着几千颗子弹。子弹头一般是用铅灌的。通常情况下,铅在自然界中较少,其化学性质不稳定。在土壤中,子弹慢慢被氧化和腐蚀,留下填充着含铅矿物(如白铅矿或硫酸铅矿)的子弹形状的洞。如果掉入缺氧的海底泥中,子弹可能会转变为银色的方铅矿甚至继续保持金属态。曾经的杀戮场也许将会转化为一个矿物学花园。

        放射性遗迹

        在研制核武器的过程中产生了人造放射性元素,比如钚和锝,在土壤和沉积物中留下放射性指纹,同时也释放了额外剂量的碳-14,渗入生物体的组织和骨骼中。冷战时期,超过500个核武器在地球表面和大气层中被引爆,导致世界范围内沉积层中核辐射飙升,甚至在南极雪层中也出现了核辐射飙升。

        20世纪60年代,核武器试验转入地下,核辐射在岩石中留下了独特的痕迹。每次核爆炸,首先创造出一个球形的洞穴,里面成片分布着熔融的放射性岩石。这些洞穴通常会坍塌,然后形成一个地下的放射性废墟群,并随着裂缝向外扩散数百米。这直接导致地表塌陷并形成一个陡峭的坑洞。这些独特的地质结构将会存在数百万年。

        冷战结束后,一些废弃的核反应堆和核潜艇被放置在巴伦支海西部和科拉半岛的海岸边。它们可能不会爆炸,但也可能成为水下的切尔诺贝利,一旦发生核辐射,可能对环境产生严重破坏,在海底形成放射性地层。

        伤痕难以避免

        还有一些与战争有关的永久性痕迹,如混凝土掩体、地下竖井、军事公路、机场跑道和有毒的、被油浸的地面。在一些区域,野生动植物被战争毁灭。例如,越南战争期间,美军通过地毯式轰炸和使用橙剂(一种落叶剂),摧毁了越南的森林。

        不主动挑起战争,是否就可以避免战争对地质产生影响?瑞士虽然是永久中立国,但它随时准备迎接战争。瑞士的很多山脉都建有战备工程,有很完善的地下掩蔽系统,道路、隧道、武器库、军事基地、指挥中心相互交织。

        全面核战争是人们最不愿发生的事情,那意味着人类文明的终结。万一发生全面核战争,每一个核爆炸地点的上空将会产生一个巨大的柱状云团,云团里充斥着钚。钚衰减非常缓慢,地球将进入漫长的核冬天。未来的地质学家将在核爆炸遗迹的下方发现由炸药、子弹和人类遗骨构成的特殊的地层。

        (《科学画报》2015年第10期 邢小英 王洪鹏编译)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