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6日,习近平在联合国发展峰会上宣布,中国将免除对有关最不发达国家、内陆发展中国家、小岛屿发展中国家截至2015年底到期未还的政府间无息贷款债务。
对此,网上出现了质疑的声音。
免除外债到底是不是中国在“穷大方”?
免债是大国常做的事
免除一些国家的债务或者说对外援助,并不是一件新鲜事。去年12月,俄罗斯免除乌兹别克斯坦8.65亿美元债务;此前,美国宣布免除埃及10亿美元债务。
其实,我们也享受过外援带来的好处。比如改革开放后,我们接受了日本、欧美、沙特等国的援助,这些都帮助了我们渡过难关。中国作为由弱变强的典范国家,我们是不是应该为“穷国”“弱国”做点什么?
对外援助并非大水漫灌
从援助对象上看,中国的对外援助集中于最不发达国家。从援助领域来看,支持受援国减少贫困和改善民生,是中国对外援助的主要内容。
或许有人又问,对外援助为什么投向减贫、教育等这些没有经济产出的领域?不难理解,只有当这些国家有了安定的国内环境后,才能安心发展经济,这不仅有利于受援国自身的发展,长远看也有利于中国与受援国进行经贸合作。
《中国与非洲的经贸合作》白皮书显示,从2000年至2009年,中国已免除35个非洲国家总计189.6亿元人民币的债务。免除债务使得受援国投资环境得以改善。到2014年,商务部数据显示,仅1到11月,中国在非洲新签承包工程合同额达708亿美元。从当年的免除189.6亿元人民币,到收获708亿美元的大单,冤不冤,一目了然。
没有耽搁自己的扶贫工作
当前,我国还有2亿左右的贫困人口。
纵观习近平主席的工作轨迹,无论是在河北阜平、甘肃定西等地考察,还是在全国两会上“扶贫”不离口,在习近平眼中扶贫“是必须要完成的任务”。中国在国际上履行大国责任的同时,自己的扶贫工作并没有耽搁!
(人民日报客户端9.28王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