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日,“罗纳德·里根”号核动力航母从圣迭戈湾启程,前往日本,接替2008年以来常驻日本的“乔治·华盛顿”号航母。“里根”号航母是尼米兹级的第九舰,在中美因南沙岛礁产生摩擦的背景下,它在亚洲的部署不免引发各种猜测和议论。
就此次部署本身而言,它不过是一次正常的轮换,日本横须贺基地长期驻有美国航母,上一次轮换是在2008年9月,由“华盛顿”号接替常规动力航母“小鹰”号。只不过,与2008年相比,亚太安全环境发生了较大变化。在这种背景下,将“里根”号的部署称之为美国推进“亚太再平衡”战略的重大举动倒也说得过去。当然,客观而论,我们也不能过于夸大“里根”号的作用。
由于相对实力下降、国防预算紧缩、装备成本攀升等原因,美国海军的舰队规模从冷战结束后至今一直在大幅缩水,从近600艘降至2014财年的275艘。鉴此,美国经常嚷嚷的要将全球60%的海军力量部署到亚太,只能是虚多实少,事实上美国在亚太的海军舰艇占其全球海军的约57%左右,在总量瓶颈无法突破的前提下,今后在亚太的增量可能不到10艘。
如果美国亚太军事部署调整的目标是为了针对中国,那么毫不客气地说,“亚太再平衡”战略在军事上已经是“烂尾楼”。近20年来,中国军事现代化发展迅速,与美国的差距已经大幅缩小。考虑到美国的军事力量是全球攻防,而中国的防卫焦点主要集中在西太平洋地区,美国抵消、制衡中国海上崛起的任务将注定难以实现。
“里根”号很强大,堪称地球上最强大的作战平台之一,不过中国实力也今非昔比,美国在西太平洋多几艘船,或调配一些先进武器装备及平台,实在不值得大惊小怪。若将“里根”号的部署解读为“吹响‘亚太再平衡’的新一轮号角”之类的内涵或意义,则不免过于夸大其词。
(《国际先驱导报》9.17 胡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