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一天,当我们的肉身离开这个世界之后,大脑中的思维和记忆被移植到另一个“宿主”身上,你愿意吗?
灵魂永生 不久前,俄罗斯亿万富翁德米特里·伊茨科夫开启了一项名为“阿凡达”的高科技研究计划,旨在把人脑思维移植进机器人体内,通过人类生物身体和机器身体之间的融合和交换,实现“长生不死”。
这个计划分四个阶段进行。第一个阶段(2020年之前),打造出可以通过人脑借助设备远程遥控的机器人复制体,实现人类意识的转移;第二阶段(2025年左右),当某人生命终止后,能够将其大脑移植到机器人复制体身上;第三阶段,发明出和真人大脑功能相似的“人造大脑”;最后一个阶段(2045年左右),科学家将创造出一个全息影像(利用干涉和衍射原理记录并再现物体真实三维图像的技术)版的虚拟机器人复制体,它外观与主人一模一样,且具有人类的思维、意识和感情。当主人去世后,这个拥有“人造大脑”的仿真体将会“延续”主人的生命。
并非纸上谈兵 早在2012年,以色列的一名学生就通过一台磁共振成像扫描仪,用大脑意识顺利遥控了一个远在法国的机器人,让它抬手、向左走、向右走、停止等。现在,IBM(国际商业机器公司)推出的“人脑模拟计划”已经可以模拟出5300亿个神经元和137万亿个神经突触。而这一数字已经能和人类大脑相媲美了。
目前,科学家们已经按照伊茨科夫的模样成功制造出一个他的仿制体原型,除了具有基本的人脸识别功能之外,还能进行一些简单的运动,比如眨眼、移动手臂等。
道路坎坷 以现有的科技水平,建造与人类大脑复杂程度相当的计算机需要近100兆瓦的能量供应(相当于一台电脑连续不断运行近35年)。而人类大脑进行这一切活动,只需要区区20瓦。如此庞大的能量消耗的确不容小觑。
人脑是一个十分精密的组织,人类对大脑的了解还非常有限,也就是说,即使科技发展得再快,但与之相关的生物、医学等边缘学科的速度却并没有跟上。因此既要成功将其从人体移植,又要在另一个物体上保持它的活性,科学家还需付出更多努力。
这项计划的最终目的还远非移植大脑,而是更进一步移植思维,科学家希望能在不手术的情况下,将性格、记忆、思维模式和情感方式都移植到虚拟仿制体上,使生物不依附生物体而最终获得永生。这中间每一阶段之间的技术跨度虽然很大,但目前,不同领域的科学家之间正在通力合作,也取得了不少可喜的进展。
(《百科新说》2015年第8期 文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