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5年09月01日 星期二

    非洲打猎是否太残忍

    《 文摘报 》( 2015年09月01日   07 版)

        广州一位“土豪”刘先生申请前往非洲狩猎得到许可后,便同朋友一行来到了津巴布韦的万基国家公园附近的狩猎场。刘先生说,他们是在多名向导、一名当地森林警察、一名当地动物保护组织工作人员的陪同下前往狩猎。

        要捕猎的动物都是年老体弱的公兽,它们会掉队或者单独行动。支付狩猎费的老板开第一枪,然后随行的其他人员同时开枪,确保被猎杀的动物死亡。狩猎成功后,可以制作标本申请运回来,有些会捐赠给当地居民,陪同人员会打电话联系村长,不久村长会带着村民,扶老携幼,带着工具,前来分肉。

        狩猎是否太残忍,人为地减少种群数量?资深狩猎人士彭彪说,这是一种理解误区。目前中国游客在国外狩猎多集中在非洲,以津巴布韦、南非、纳米比亚、博茨瓦纳最多,这里生态好,野生动物生长很快。以津巴布韦的万基国家公园为例,1.4万平方公里内生存的大象有4.5万头,非洲象在该片区域曾一度超出了正常的环境承载能力。

        每两年,国际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组织会评估整个津巴布韦的大象数量,然后分配出约千分之二的非洲象数量给周边猎场,允许作为狩猎对象。狩猎者需要缴纳数万美金的类似“资源费”,当地政府将其一部分用于补助原居民生活,另一部分用于保护区的维护,这些费用比原居民以前猎杀动物出售的获利更高,所以居民保护野生动物的积极性也非常高,盗猎现象大为减少。

        (《广州日报》8.24 杨进)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