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5年09月01日 星期二

    “凉民证”营销,仅仅是无知吗

    《 文摘报 》( 2015年09月01日   02 版)

        日前,江西萍乡在湖北武汉推介夏季旅游时,派发2万份“凉民证”。持“凉民证”者可免费到萍乡武功山纳凉避暑。因“凉民证”与日本侵华期间发放的“良民证”谐音,这种拿民族屈辱史作商业噱头的行为,受到舆论广泛批评。

        “良民证”承载着整个民族最屈辱的记忆,它是一种相当于“亡国奴”的历史标签。为了撕去这张耻辱标签,中华民族牺牲了3500万儿女的生命,坚持了十四年(1931年9·18事变起)艰苦卓绝的抗战。

        历史赫然在目,但这些拿“凉民证”作广告的人,恐怕并非完全出于无知。看看欧洲,甚至是“二战”的策源地德国,有谁敢拿纳粹和希特勒去当商业创意的噱头?他们对于法西斯主义的彻底否定和坚决切割,不但因为有着严厉的法律和意识形态的外在约束,还因为有着教育、文化、艺术、哲学、舆论,以及几乎涵盖一切层面上的深刻反思,变成了民众精神和情感上的自觉。有了这样的社会氛围,苦难经历就不会轻易被娱乐和消费,惨痛历史就不会被扭曲和消解,而成为镜鉴过去、启迪未来的重要精神能量。

        (《解放日报》8.25 封寿炎)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