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5年08月29日 星期六

    9秒99,苏炳添是如何做到的

    《 文摘报 》( 2015年08月29日   06 版)
    苏炳添PK博尔特

        北京田径世锦赛上,苏炳添以9秒99的成绩闯入男子百米决赛。曾几何时,田径男子百米“突破10秒”是中国人遥不可及的梦想,但时隔不到3个月,苏炳添却两次跑出了9秒99的成绩,他是如何做到的?

        天赋

        赛场之外的苏炳添,是一位身材并不特别醒目的小个子。他说话时常常看着对方的眼睛,眼神虽然锐利,但并不咄咄逼人,是那种冷静观察、沉稳分析的眼神。

        这种性格被认为是苏炳添的天赋之一——不容易紧张,具备相当程度的自我放松能力。美国著名短跑教练温特说过:“教会任何一个田径运动员掌握放松的能力,会取得好的,甚至惊人的效果。”

        当苏炳添还在广东省中山市古镇初级中学的田径训练队时,启蒙教练杨永强就发现了他这个特质。“我们带孩子出去比赛,紧不紧张一眼就能看出来。赛前四处张望,脸色紧绷,不停跑厕所,……从来没有看到苏炳添这样。”杨永强回忆。当时古镇体委主管田径的总教练陈丽英曾多次带队去市里参加比赛,这位教练说:“有体育特长的孩子一般都调皮好动,相互打闹,但苏炳添比赛前会自己默默地做好准备活动,不听别人讲话,也不跟人打闹。”

        陈丽英曾带着苏炳添几次去市体校,两位男教练都没有看上他,觉得他身材太矮,将来没有发展空间。但他靠那样的身材竟能跑出这样的成绩,说明他身上必定有特别的地方。

        教练

        袁国强看起来和苏炳添是同类型的运动员,他身高不到1.70米,却创造了中国男子百米电子计时的第一个全国纪录。他现在是苏炳添的教练,都是广东人,都是小个子的百米选手,让这对师徒间有不同寻常的默契。

        袁国强说,“苏炳添看中了一件事就会认真去做。比如他想着破10秒,他的训练就围绕着这个目标展开。即使是比较枯燥的力量训练,他每次都做得很足、很认真。”训练场上的他们看起来保持着彼此都感觉舒适的共生关系。袁国强不会不分青红皂白地发号施令,也不会亢奋地大声喊叫,鼓吹“精神论”,只有回放跑步视频时,他们才在一起用粤语低声交流。双方有一种沉默的尊重和信任,苏炳添接受采访时也不见他守在旁边,只是中途进来,默默往桌上放了两袋芒果干。

        极限

        苏炳添一直很小心地看护自己的身体。他作息非常规律,晚上23点睡觉,早上7点多起床,不抽烟不喝酒,也不追求大运动量训练。因为进入专业训练时间晚,他在15岁进体校前,没有做过大的力量训练,他的身体在年幼时没有被过度开发,因此上肢力量既是他的弱点,也是他现在还可挖掘的空间。很多专业短跑运动员同时练习100米和200米,但苏炳添只跑过一次200米全国赛,便放弃了。“他了解自己的身体。”杨永强说,“对他的身体来说,200米的运动强度太大了。”

        但身体的疲惫仍然会像污泥一样积存在体内。密集的比赛,让他腰肌劳损非常严重,甚至就在5月31日跑出9.99秒之前的几个月,他还考虑过退役的事情。

        但他没有选择放弃,“如果能保持不受伤的话,我可能再次跑进10秒。”北京田径世锦赛前,苏炳添接受采访时曾如此说道。

        如今,他做到了。

        (《三联生活周刊》2015年第34期 新华网 陈晓)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