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5年08月15日 星期六

    寻找赵一曼

    《 文摘报 》( 2015年08月15日   01 版)
    赵一曼和儿子的合影

        赵一曼以艺术形象被人们知晓,而她的真实经历,在电影上映数年后才逐渐被还原出来。

        “赵一曼”这个名字大多数人都很熟悉。但很少有人知道,“赵一曼”只是使用时间不长的多个化名之一……在上世纪50年代初《赵一曼》这部电影上映之后的很多年里,都没有人知道“赵一曼”究竟是谁。

        “赵一曼”是谁

        1951年,电影《赵一曼》公映,轰动全国。银幕上的赵一曼,凝聚着民族的苦难和不屈,让每个人为之感动落泪。

        《赵一曼》这部影片是在新中国成立以前拍摄的。当时,东北抗联著名将领冯仲云,向建立不久的东北电影制片厂建议,应该拍拍东北抗日联军,他为东影厂讲述了赵一曼的故事。

        剧作家于敏被指定写《赵一曼》剧本。可是于敏连赵一曼的照片也没见过,来自抗联的女战士李敏向于敏忆述了抗联战士怎样行军,怎样宿营,怎样在冰天雪地中找食物,这构成了于敏笔下赵一曼的战斗场景。

        1951年,在四川省泸州市工作的李坤杰第一次看了电影《赵一曼》。影片让她看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自己失踪了二十多年的妹妹和“赵一曼”十分相像。李坤杰的妹妹叫李坤泰。

        1926年,21岁的李坤泰在老家四川宜宾加入党组织,后考上黄埔军校武汉分校,后来又到苏联学习,和一位姓陈的同志结婚,回国后到东北工作,从此便和家里失去了联系。

        李坤杰寻找妹妹没有任何头绪,倒是妹妹的一张照片,辗转二十多年终于出现在她的面前。照片上,一个面容清秀的年轻女子,抱着一个可爱的小男孩坐在一张藤椅上,淡淡地笑着。照片中人,正是李坤杰失散了20多年、日思夜想的妹妹。

        李坤泰、李一超

        姐姐李坤杰在寻找着她,她的名字叫李坤泰;丈夫陈达邦也在寻找着她,她的名字叫李一超;在东北抗日的战友们也在寻找着她,她叫赵一曼……从不同方向上寻找赵一曼的人们互不知情,更不知道他们要找的就是同一个人。

        1954年1月,寻找赵一曼的不同线索终于有了一个交集。当时,四川省监察委员江子能要到北京开会,李坤杰托付他打听李坤泰的下落。

        会议期间,老友何成湘来看望江子能。抗日期间何成湘曾在东北从事地下工作,江子能提起了李坤杰找妹妹李坤泰的事。何成湘对江子能说:“我也正想告诉你,电影《赵一曼》里面的主人公,就是姓李,也是四川人。我也是想请你回去查一查,四川是否有赵一曼这个人。”

        其实,何成湘已经查找赵一曼的身世多年了。“九一八”之后,何成湘曾任中共满洲省委组织部长、省委代理书记,是赵一曼的上级领导。1952年,何成湘曾专门到四川调查赵一曼的身世。何成湘记得赵一曼是四川人,曾用过“李洁”的化名,真名从未透露。“赵一曼”是加入抗联到前线参战之后的化名。

        四川人、姓李、在东北从事抗日工作,李坤泰和赵一曼留存下来的信息有很多重合之处,这让何成湘兴奋不已,他询问江子能是否有李坤泰的照片,江子能说:“听说她姐姐有一张,我回去后就给你寄来。”

        李坤杰立刻把那张照片给何成湘寄去了。她还写信向郑双璧的妹妹郑易楠打听李坤泰的消息。不久,郑易楠回了信:

        在上海的时候,我和淑宁(李坤泰,字淑宁)经常见面,她经常提到周恩来的名字。有一次,有半个多月不见她来了,我们正担心她出了什么事,她突然抱着孩子闯进屋来了。只见她满头大汗。神色慌张,把孩子往我怀里一塞说:“我患虎烈拉了(暗语,暴露了身份,被敌人追捕),要马上住医院。”说完她转身就走了。后来,党中央派她去南昌江西省委机关工作,以后就失去了联系。

        李坤杰顺着这点信息,干脆给周总理写了封信。信确实送到了周总理的案头,但是他对这个叫李坤泰的女同志没有印象。不过,他把信转给了时任全国妇联主席的蔡畅,请她帮助查询,仍然没有下落。

        另一方面,李坤杰也在寻找着李坤泰的丈夫和儿子。她也只知道妹夫的名字叫陈达邦。

        李坤杰没有找到陈达邦,倒是先找到了陈达邦的妹妹——陈琮英。陈琮英是任弼时的夫人。李坤杰借着到北京出差的机会,直接登门拜访。这一次,李坤杰没有找错人。

        陈琮英也在寻找着赵一曼,不过,她找的人叫“李一超”——赵一曼参加革命后使用的化名。这个名字留下的信息更少。

        1942年,赵一曼的丈夫陈达邦从莫斯科回国,在重庆找到了已经14岁的儿子。儿子名叫陈掖贤,赵一曼在湖北宜昌生下了他不久之后,陈琮英和赵一曼一起,将陈掖贤托付给陈达邦的堂兄抚养。

        新中国成立后,在陈琮英的协调下,党组织也曾向宜昌做过李一超的调查,仍是没有结果。陈琮英向党中央打报告,安排陈掖贤作为烈士遗孤到人民大学学习。

        “瘦李”就是赵一曼

        赵一曼留在世间的另一张照片,最终揭开了她的身世谜底。

        何成湘收到了李坤杰寄来的照片后,马上认出照片中人正是曾经在哈尔滨共同战斗的“李洁”,也就是他一直在寻找的赵一曼。

        恰在此时,《工人日报》记者何家栋准备写赵一曼的报道,何成湘就把李坤泰的照片交给他,委托他带着照片到赵一曼曾经战斗过的地方去核实。

        在哈尔滨以东的珠河地区,当年和赵一曼朝夕相处的游击队员和乡亲们,看了照片都惊喜地喊道:“瘦李,她就是瘦李,就是赵一曼!”他们还向何家栋叙述了赵一曼如何精明能干,说话有时露出四川口音,能文能武,枪打得很准;说她如何不怕困难,不怕敌人。

        更重要的物证也被找到了。在黑龙江省档案馆,一个个日伪档案卷袋被仔细核对,最终整理出赵一曼被捕后的全部情况记载。

        一份又一份的审讯记录,清晰而真实,记述了赵一曼与日寇进行不屈不挠斗争的事迹。一张泛黄的照片附在一份审讯记录之后,那是赵一曼躺在病床上不能动弹的时候,被日本鬼子拍照留下来的——肉体的创伤使她显得有些痛苦,然而她又十分安详。

        她,就是赵一曼,就是“瘦李”,是四川宜宾出生的李坤泰,是李坤杰的幺妹!李坤杰、陈达邦、何成湘、郑易楠、陈琮英……许多在赵一曼生前熟识的人,这才得以把自己记忆里的不同阶段的“赵一曼”拼凑在一起,还原了她完整而真实的一生。

        (《北京日报》8.11 米艾尼)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