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5年07月25日 星期六

    《哀乐》作者罗浪:一生未收版权费

    《 文摘报 》( 2015年07月25日   06 版)

        7月11日,《哀乐》改编者、著名音乐艺术家罗浪先生因医治无效辞世,享年95岁。

        开国大典军乐队总指挥

        罗浪1920年7月28日出生于福建德化雷峰镇潘祠村。罗浪幼年曾随父南渡马来亚,少年时期回国求学。其母和两个年幼的妹妹,后来都在马来亚惨死在法西斯日军的枪弹屠刀之下。

        带着国恨家仇,罗浪于1938年秋奔赴延安。在联合大学文艺学院音乐系毕业后,罗浪随革命队伍一路辗转,奉命组建晋察冀抗敌剧社音乐队、华北军区军乐队、联合军乐队等军乐队,成为新中国最早的军乐事业奠基人。

        值得一提的是,罗浪组织华北军乐队之前有一段有趣的小插曲。1947年10月的清风店战役中,聂荣臻率领的晋察冀野战军和地方武装一部大败国民党第三军,并俘虏了大量国军。其中国民党第三军军长罗历戎曾是聂荣臻的学生。为感谢老师的“不杀之恩”,罗历戎将国军中的40人军乐队推荐给聂荣臻,之后罗浪将散落的40人召集回来,加以训练。国军军乐队底子好,以此为基础与之前的抗敌剧社音乐队共同组成的华北军乐队实力较之前大大增强。

        1949年10月1日下午,29岁的罗浪作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合军乐团团长,沉着地指挥200名军乐队队员奏响了雄浑激昂的《义勇军进行曲》。那是他一生难忘的光荣时刻。研究军乐史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乐团大校陈毅刚回忆,2009年开国大典阅兵式的排练时,联合军乐团还邀请时年89岁的罗浪上台指挥国歌。“当时他非常高兴,虽然脑子已经有点不太清楚,指着自己身上穿的1980年代的军装硬说是自己1949年指挥开国大典时穿的那件,但看得出他对自己的那段经历非常自豪”。

        《哀乐》取材于华北民歌

        关于罗浪最著名的作品《哀乐》,坊间也一直有不同的传闻。军史专家余戈曾在罗浪77岁时就《哀乐》的不同版本对罗浪进行采访,并撰写《<哀乐>轶事》一文。

        文中提到,罗浪对《哀乐》出处的说法是,“说到底,这支曲子来自于我们民族的土地。”当时罗浪介绍,《哀乐》源自流传于华北地区的一支民间唢呐曲,他与张非、徐曙三人于1945年在晋察冀根据地采得。在抗战期间的晋察冀根据地,追悼阵亡将士曾用过四支曲子:苏联的《光荣牺牲》;《献曲》,国籍不详;《追悼烈士之歌》;还有罗浪与魏巍合作谱写的组歌《狼牙山五壮士之歌》。罗浪嫌上述四曲“洋”味浓,缺乏民族情感,决定搞个有中国韵味的追悼乐曲,便执笔将采得的旋律进行改编,谱成乐队谱,并指挥乐队在祭奠仪式上演奏。

        除了罗浪外,被提及的《哀乐》作者姓名还有安波、马可、关鹤童、张鲁、刘炽等人。作为军乐史的研究专家,陈毅刚肯定地表示,准确提法是罗浪是《哀乐》的“创编”者,国家层面上,所有正式典礼、场合上,我们听到的《哀乐》都是罗浪作的,这一点没什么争议。

        根据音乐著作权使用规定,各殡仪馆使用《哀乐》应支付每次一元的版权费,但罗浪拒收版权费。采访过他的的记者余戈回忆,罗浪曾正色提到:“《哀乐》是土生土长的民间音乐,谁也不能把名字挂在这样的作品上。我们要做的是从民间发现这样的作品,记谱、编曲和推广。我也用不着收什么音乐使用费。”

        (《东方早报》《新京报》7.15 陈晨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