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5年07月23日 星期四

    网络谣言 中老年人易“中招”

    《 文摘报 》( 2015年07月23日   02 版)

      今年春节前,李女士给母亲换了一台智能手机,并为她注册了微信账号。过了一段时间,李女士发现,“自学成才”的母亲不仅关注了很多有关养生、健康和咨询类的公众号,还在朋友圈和老同学群里转发一些链接。点开一看,这些帖子绝大部分都危言耸听,甚至有不少已被证实是荒唐的谣言。

      “我和她说过很多次,这些都是谣言,但她听不进去。”李女士无奈地说,不仅如此,母亲的一些老姐妹聚会时也常常提起这些朋友圈里的内容,大家甚至还会根据微信里的提醒,改变家里的饮食结构。

      事实上,去年底,中山大学曾推出《“谣言”分析报告》,研究人员通过被微信用户举报为“诈骗和虚假信息”最多的数百篇公众号文章进行分析,发现谣言主题广泛,但其中65%的文章涉及人身安全、食品安全和疾病养生这三大类。

      心理专家王裕如表示,“长辈们接触网络通常比较晚,对网上的一些内容也缺乏辨别能力和专业的判断,不管真假,转出去再说,于是就成了谣言的‘无意识传播者’。”中老年人的生活比较寂寞,他们又大多伴随着多多少少的疾病,所以比年轻人的安全感低,更容易相信食物、环境对人身安全和健康的损害。

      中老年人转发信息的出发点是好的,只是为了提醒自己挚爱的亲友和子女。晚辈平时应多和长辈交流,并教他们一些基本的辨别谣言的技能,如留意发布微信的账号是否有认证,是否为权威媒体或医院公众号等。同时,也可常常将辟谣信息转发给父母长辈看。

      (《新民晚报》7.13 左妍)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