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5年07月02日 星期四

    庆元虐童背后随迁子女之困

    《 文摘报 》( 2015年07月02日   01 版)

      6月21日,网上一段“浙江庆元初中生暴打残害一小学生”的视频引发关注。据了解,涉事的5名孩子中有4人为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这些孩子有着相似的情况:家长疏于监管,缺乏家庭关爱。在庆元县,像这样的随迁子女超过4600名。

        “忙碌”的父亲们

      被打男童小毛的父亲老毛居住在庆元县城一栋红砖平房,年租金3000多元。

      婚姻破裂后,老毛带儿子离开故乡,现在在一家竹木厂里做抛光工。“清晨出门,晚上八九点才回来,话很少,不主动打招呼”,在邻居们眼中,老毛有些不合群。

      老毛看到视频后才知道发生了这么一件事,小毛曾经反映过全身疼的事情,但“问他什么也不说,说了又怕我会骂他”。

      缺少家人关心的,还有那些施暴的孩子们。施暴者之一大吴的父亲,就经营着离事发地点不足500米的烧烤摊,但事发时他却一无所知。实际上,他想管也管不住自己的儿子,为了摆烧烤摊,他没有时间照管孩子。

        学校“无可奈何”

      小毛的班主任叶云云说,在学校小毛看到作业本和课本就撕,考试认真的时候能考近30分,不乐意考就直接交白卷。街坊邻居反映,小毛上课期间经常在街上晃荡,平时会去街上顺吃的和冷饮。

      校长吴立盛说,在他与老毛多次面谈中,老毛均承诺尽力监管,但被逼问急了也曾撂话:“管不了,任由他,要死就死了吧”。

      大吴则在小学毕业后因厌学辍学了。他的小学校长金光强曾劝过其父多次,得到的反馈是“打死都不读”。“他们家处理的方式就是以暴制暴。”金光强说,此前班主任向家长汇报情况的时候都很小心,说重了孩子就会被打得遍体鳞伤。

        家庭教育缺失

      庆元县教育局副局长姚敏荣认为此事突发有必然性:在城镇化进程中,远道而来的务工子弟缺少父母关爱,习惯自我保护,每到要自我保护就会伸出拳头。

      2013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在校生中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共1277.17万人。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认为,部分儿童本身因隔阂感难以融入城市,父母又忙于生计疏于管教,加之教育体系对该群体的不公平,随迁子女的健康成长深受影响。

      在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看来,除家庭、学校外,还应该由社会层面为随迁子女提供空间,尽到管理上的责任,如果该问题长期没有被重视起来,就很难真正得到解决。

      (《新京报》6.27 林斐然)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