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其中提出,提高乡村教师生活待遇,逐步形成“越往基层、越是艰苦,地位待遇越高”的激励机制。
以往我国一直是以县乡财政为主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乡村教师待遇低下,基层政府拿出的最常见的理由是“政府没钱”。现在不一样了,中央明确要求,义务教育经费要按“省级统筹”原则发放,这使得地方政府、基层政府再也不能以“没钱”为由,维持乡村教师低保障、低待遇的困窘局面。《计划》明确提出,“坚决杜绝截留、克扣、虚报、冒领等违法违规行为的发生”。
相较城市生活而言,农村生活成本低、生活压力小、自然环境好,这些因素原本就对城市居民有相当的吸引力,如果加上不低于甚至高于城市教师的收入待遇,不难预料,“最无争议涨薪”兑现之日,乡村教师也将“最无争议”地成为令人羡慕的职业。
义务教育是农村社会的基本公共品,中央和地方财政对此进行大力度投入,是履行为农村社会提供基本公共品的法定职能,是打破城乡二元结构、推动城乡一体化建设的题中之意。
(《羊城晚报》6.10 潘洪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