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9月1日,王儒林就任山西省委书记。“小官大贪”成为他的重点关注对象。
山西省纪委在5月20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第一季度,山西立案3353件,给予纪律处分的3620人,给予撤职以上处分的800人。今年5月,山西省纪委监察厅网站公布了54起被查出的案件,其中49起当事人为乡镇、乡村干部,且多数因贪污受贿或虚报冒领粮食直补款案被通报。
上述数据表明,基层干部已成为山西反腐的“主要猎物”。
在王儒林的反腐思路中,比较明显的特征包括:发现苗头及早纠正;坚持纪律面前人人平等;不让巡视成为走过场的游戏;舍得花时间去彻查等方面。4月14日,王儒林在忻州座谈会上提到:要抓早抓小抓苗头。比如村干部浇地用电不花钱、办理低保送人情等等,这些事看起来好像小,但小错不断,大错就不远了。
山西省加大基层反腐力度,效应开始在官员和企业家身上反映出来。
运城民营企业家张亮感到,自己“在官员面前有尊严了许多”。他表示,以前每到午饭或晚饭的时间,他就经常收到相关部门官员的电话:“张总啊,我们正在某某酒店,你过来一起喝两口吧,顺便谈谈工作。”“这些电话,实质上是叫我过去买单的。”张亮说。现在,他几乎没有再接到这种“饭点官员热线”了。
与中央发现腐败的路数一样,巡视也是山西省发现腐败的重要路径。山西省委2015年首轮常规巡视已经全面展开。据山西省纪委监察厅网站消息,省委巡视二、三、四、五、六组将对晋中、晋城、运城等市全面展开为期5个月左右的常规巡视。中央专项巡视一般时间为1个月左右。历时5个月的常规巡视实属罕见,此轮巡视也被称为“史上最长巡视”。
5月18日,山西省委、省政府召开相关会议,决定从2015年5月至8月底,在全省开展“以群众举报乡村干部腐败为切入点、集中解决群众信访诉求问题”的专项治理工作。分析人士认为,这释放出的一个信号是,一股更猛烈的“打苍蝇风暴”已经到来。
(《中国新闻周刊》2015年第20期 周群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