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方某省采访时,记者了解到这样一件事——一名刚参加工作不久的年轻同行,想到一个区县搞调研,了解基层情况和百姓生活。当地一名干部听后大加嘲讽:一个年轻记者,怎么能使用“调研”二字?在我们这儿,只有主要官员下基层才能叫“调研”,别的级别的领导下乡都只能叫“了解情况”。
所谓“调研”,不过就是调查和研究,无甚神秘和高不可攀之处。无论工人、农民、学生、记者,人人都可以搞——不搞调查研究,怎么能了解真实情况呢?
凡事都要打上行政级别的色彩,连一些老百姓常用词语都不放过,是一种陈腐的官场文化。其所要“垄断”的不是一两个词,而是以此作为身份标识和权力象征,拼命要区别于公众、对立于公众。
一些人浸淫其中久了,不以为怪,反而以熟稔这种陋习为荣。看来官僚主义不仅体现在工作大事上,还体现在许多思维习惯和日常细节之中。纠正官僚主义,一些官员干部要从说话开始,请把“调研”还给我们老百姓。
(《新华每日电讯》5.14王晓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