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5年05月16日 星期六

    二战时期的白马咖啡馆

    《 文摘报 》( 2015年05月16日   07 版)
    白马咖啡馆老照片

        初夏的上海,记者来到白马咖啡馆复建工地,新址距离原址约两个路口,主建筑已伫立在上海长阳路上。这家充满传奇色彩的咖啡馆,曾见证70多年前二战期间犹太难民的上海岁月。

        在二战“欧洲胜利日”到来前夕,一批记录二战期间犹太人在上海避难生活的珍贵老照片重返“家乡”上海。这批老照片均与一座名叫“白马”的咖啡馆有关。

        20世纪三四十年代,纳粹分子在欧洲疯狂迫害杀戮犹太人,但中国上海向犹太人敞开怀抱。1933年至1941年,先后有数万名犹太人赴上海避难或寻求中转。1943年2月,“无国籍难民限定居住区”即虹口隔离区设立在上海虹口提篮桥地区,约2万名犹太难民与同样处在战争水深火热中的中国老百姓同甘共苦,结下深厚友谊,这也让上海这座城市后来被称为“东方的诺亚方舟”。

        老照片的接收方代表、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馆长陈俭说,上海的白马咖啡馆开业于日军占领时期的1939年,自维也纳逃亡上海的犹太人鲁道夫·莫斯伯格一家在当时的华德路、麦克利克路路口(今长阳路、临潼路路口)租住了一栋三层带阁楼的建筑,底楼面向马路的部分还有一片空地,使咖啡馆一半在室内、一半可露天,形成了一定规模。

        鲁道夫的后人向纪念馆有关人士讲述了咖啡馆的来龙去脉。

        原来,鲁道夫一家在战争中一直怀着“重回维也纳”的梦想。在上海避难时,尽管中国人很友善,但依然面临侵华日军的“严加看管”。在艰难时世中,鲁道夫一家启动了一个大胆的计划,利用从维也纳冒险转移出来的6000美元,把当初维也纳一家知名的白马咖啡馆“复制”到上海,不仅是为了在战火中有个营生,也是为了追忆和平、美好的战前生活。

        长期研究上海犹太人文化史的上海社科院历史所副所长王健说,二战前,以咖啡馆为核心的社交和文化生活已成为犹太人在欧洲的日常生活组成部分。“受到纳粹迫害后,逃亡者们对维也纳生活十分怀恋,这其实饱含着犹太人反对战争、渴望和平的心声,他们即使在最困难的时期,也坚持积极自救,这样的氛围也影响了当时与他们比邻的中国人。”

        事实上,同样在白马咖啡馆附近生活过的老一辈中国人也对这个生活地标记忆犹新。数年前上海启动长阳路(原华德路)拓宽工程时,不少市民和历史建筑保护专家为留存“白马”而奔走呼吁,所幸当时一批白马咖啡馆原址建筑的梁柱和楼面装饰都被保留下来。

        据上海市虹口区政府有关负责人介绍,到今年9月初,这座见证当年历史的咖啡馆将重新回到人们的视线中,不仅会根据最新获得的老照片修旧如旧,还将开放参观。

        (《新华每日电讯》5.8 许晓青 周文其)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