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年底,北京房山区燕房线地铁将完成主线施工,预计2016年底开始运营,届时会首次使用无人驾驶的地铁列车。
无人驾驶地铁技术早在20世纪80年代分别诞生于法国和日本,它是指不用人工操作,而由中央控制室的计算机控制的全自动地铁系统。计算机通过高速光缆,与各个站台上安装的自动驾驶器和信号器等设备连接,这些设备再和车载自动驾驶器连接,通过安装在车站、站台、车厢内的监视器,计算机可以知晓整条线路上的情况,并在每一天的运营中,指挥配属全线的所有列车,完成自动“唤醒”、系统自检、行车载客,以及收班后自动“休眠”等地铁运营涉及的全套操作。
在大城市的交通尖峰时刻,一些地铁线路需要不足80秒就发出一班列车。任何一班列车司机的失误,都有可能拖慢整个路网的效率,而由“全无感情”的计算机来控制,将有助于消除“人误”的因素。在不少发达国家,无人驾驶地铁成为新建或改造轨道交通时的选择。
无人驾驶地铁的车站和计算机房仍然设有值班人员。假如发生站台屏蔽门夹人等可能威胁旅客安全的意外,自动驾驶系统会暂停运行,等待值班人员处理。
相比于传统地铁,无人驾驶地铁在确保系统可靠性方面,有更多的问题需要测试。丹麦首都哥本哈根的无人驾驶地铁系统,实验5年才交付使用;德国纽伦堡地铁3号线,也经过精心测试,比预期晚了两年投入使用,因为高度可靠而广受好评。这些先进经验,值得借鉴。
(《科技生活》4.20 马之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