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4日上午,中国救援队伍一辆挖掘机驶过中尼边境友谊桥,中国武警交通救援大队首次赴尼泊尔跨境实施救援。
据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介绍,中方武警交通部队在尼作业顺利,中国政府第二批360吨救援物资6日下午启运。应尼方请求,中国军方3架米-17直升机赴尼执行空运救援任务……尼泊尔的灾民对中国援助正翘首以盼。
“他们需要长期治疗,尼泊尔无力承受”
目前,中方有3支医疗队在尼救治伤员。在尼泊尔卫生部工作的普龙医生中文流利,正代表卫生部负责与来自中国的各支医疗队进行协商和沟通。他深有感触地说:“他们拼命工作,每天开会讨论怎么样把工作做得更好,实在让人感动!”
普龙发现,地震过去10天后,有神经方面疾病的病人越来越多,包括半身不遂、偏瘫等;同时,精神方面的疾病也越发突出。据他估计,尼泊尔这方面的病人有上万人次,“他们需要长期治疗,尼泊尔无力承受。”普龙因此希望,中国能在加德满都援助建立一个震后康复中心。
“可以指导我们建防震屋吗”
尼泊尔大会党领导人、著名政治家沙山卡·柯伊拉腊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中国在过去也频繁遭遇地震,积累了许多危机管理和灾后重建的丰富经验,可以帮助尼泊尔尽快走出困境。
为此,沙山卡希望,中国专家能够到尼泊尔进行指导,尼泊尔专家也可以去中国交流学习,用一年的时间,帮助尼泊尔人民重建家园。
“听说竹子是非常好的防震材料,可以建很好的防震屋,中国可以指导我们建吗?”采访中,沙山卡问道。他希望通过这次地震的救灾,能够把尼泊尔的“危”转为“机”,让两国关系更上一层楼。
“中国援助对恢复重建不可或缺”
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驻尼泊尔代表曼哈特介绍,强震造成约7座加德满都河谷世界文化遗产严重损毁,这是史无前例的浩劫。
曼哈特表示,联合国认为尼泊尔政府无法独立承担文物修复工作。目前估计,这些古迹重建至少需要10年,甚至数十年,其中来自中国的帮助非常重要。
受访的专业人士说,由于历史上尼泊尔和中国在古建筑制作工艺和使用建材上非常相似,中国文物保护部门这方面的经验在世界上数一数二,尤其能起到关键作用。
5月6日,外交部亚洲司副司长黄溪连在北京表示,中方已开始向尼方了解重建方面的需求,也将派出专家组和政府工作组赴尼沟通,在做好调研的基础上制定参与尼泊尔灾后重建的规划。
(《国际先驱导报》5.8 周盛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