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5年05月07日 星期四

    也说读书改变命运

    《 文摘报 》( 2015年05月07日   05 版)

      读书改变命运,曾经是我们这一代人的一个很实在的命题。

      上大学和没上大学,在1980年代是一个分水岭,无论知青也罢,非知青也罢,上了大学,以后的路大抵比较平顺,进入体制或者走出体制,一般都能混出个名堂。而没上大学的人,大抵就是继续做农民,进了城不久就下岗,生活相对困窘。只有极少数人,才有可能没上大学,靠倒腾生意发了财。

      然而,在当今之世,这样的分水岭已经不存在了。农民和城市贫民的子弟,即使上了大学,也依旧摆脱不了困窘的命运,即使名校的研究生毕业,也有找不到合适工作的,很多三本、二本的大学毕业生,即使进城,也只能做蚁族。

      其实,读书改变命运这话,如果放在一个正常的发达国家,应该是读书改变人。通过读书,人变了,改变之后的人,未必就一定会飞黄腾达,取得成功。有的时候,恰恰相反,在人被读书改变之后,反而有可能变得不那么具有功利性,对成功的热衷反而会大幅度降低。

      尽管如此,人们还是渴望被读书而改变。这样的改变,主要是读书可以让人们打开眼界,开拓视野,增加内涵。一个读书人与非读书人的不同,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在气质上,人生的态度上。

      可惜在中国,我们只会说读书改变命运,不会说改变人。因为我们干点什么,首先想到的就是物质、地位上的回报。

      即使读书可以改变命运,我们的学生真的读书了吗?很多学生只是会考试,仅仅为了拿个文凭,对读书毫无兴趣。

      改革开放30多年了,大学毕业市场化选择也有20年了,但我们的人才市场依旧不正常。很多笔试、面试更像是形式,只要有一个好大学的文凭,就算有了入门证,然后再有点关系,就可以找到一份不错的工作。很多大学不怎么样,甚至没有文凭但却有真才实学的人,根本连机会都没有。这也难怪,让进了好大学的学生,一门心思想的只是怎么混个文凭。

      只读书没有文凭的人没有出路,这个国家就不正常。学校不正常,用人单位不正常,社会也不正常。

      (新浪博客4.26 张鸣)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