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驾考要求的提高,各地学车不仅学费水涨船高,原本就存在的各种乱象也变本加厉:“红包”等隐性收费禁而不止,有些地方甚至红包费超过了学车费用,车管所考官上缴的红包动辄以千万元计。
为什么现在驾校能这么“牛”,行业毛利率竟然可以普遍超过50%?新华社报道一针见血地指出,“驾培行业收费看似是市场行为,但很多地方的审批环节还没有放开,驾培行业供给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从而滋生出高价等乱象”。
由于人为制造垄断地位,驾校才获取了奇货可居的驾考准入资源,让学员不得不硬着头皮去报名。而从索贿、陪睡到保护伞,学车居然像是混“黑社会”,这与法治中国的要求根本就是背道而驰。
纠正乱象根源在于交管部门手握的审批权如何监管,只有将“伪市场、真垄断”的驾考权力寻租者关进法制笼子,才能避免把改革又弄成换汤不换药。
(新华网4.29 施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