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5年04月30日 星期四

    孝在老人在世时

    《 文摘报 》( 2015年04月30日   02 版)

        作家毕淑敏在《孝心无价》里指出:“天下的儿女们,一定要抓紧啊!趁你父母健在的光阴。”

        孙女士的丈夫17年来坚持不懈地照顾岳父,让我们读懂了敬老真谛:“孝在老人在世时,才能不后悔!”

        传承孝道需要榜样的力量。我们常常抱怨子女不孝,其实,孝心是会“传染”的。像孙女士的儿子、儿媳,有其父亲潜移默化的引导,他们就接过了尽孝的“接力棒”。

        以下是孙女士的自述:

        房子再小也容得下老人

        父亲17年前患上阿尔茨海默病(老年痴呆症),三个女儿都在外地,我排行老二。有好心人建议,你们给老人请个保姆,或者把老人送到养老院。可担任社区居委会主任的丈夫对我说:“谁照顾老人也没有亲人照顾周到,把父亲接到咱家吧。”

        说实在话,丈夫做出这个决定,我当妻子的当然求之不得,但心里还是不踏实,怕他没长性,就试探地问他:“咱们一家人住房这么紧张,再把我父亲接来不方便吧(那时儿子还没结婚)。再说我父亲又是病人,咱们哪有那么多精力照顾他呀?”

        听我这么一说,丈夫当时就急了。他说:“什么我父亲你父亲的?你父亲就是我父亲。房子小怎么了,房子再小也容得下老人。老人什么时候需要我们?生病了,生活不能自理了,在他无助的时候,最需要我们!”

        自己再累别让老人遭罪

        1998年,我父亲彻底瘫痪在床,基本没了意识。我心想“这下麻烦更大了”,可丈夫安慰我:“这么多年都过来了,咱们其实已经积累了不少伺候老人的经验。再说,我也快退休了,有大把的时间照顾老人,我们一起加油。”

        多年来,丈夫几乎没有睡上一个囫囵觉,他制定了一份照料计划:每两小时给父亲翻一次身,喂一次水;每晚烧水给父亲洗脚,每两天洗一次头……我父亲是身高一米八的大个头,每次给他翻身都特别不容易。

        我婆婆82岁时也患上了老年痴呆症。为了方便同时照顾两位老人,丈夫和我商量把婆婆接过来。可是半年后,婆婆过不惯城里生活,一定要回老家。这样一来,丈夫就像陀螺一样,既要时常回老家去照顾母亲,还要照顾我父亲。

        我舍不得他这样受累,说:“你负担实在太重,咱们不行请个人帮忙吧。”他却纠正说:“谁家都有老人,有老人就是福气,不能当成‘负担’。”

        自己再“怂”也不能屈了老人

        2012年,丈夫查出腹主动脉血管瘤,医院下了病危通知书。丈夫一下子就蒙了,一个劲儿地念叨:“老天爷是不是弄错了,它不应该让我倒下,我还有没完成的任务呢。”

        住院的日子,丈夫更多的是担心。假如自己真的不行了,老人谁来照顾?想来想去,他居然趴在病床上写下了遗嘱。遗嘱中,他反复叮嘱儿子一定要把姥爷照顾好。

        经过治疗,丈夫逃出鬼门关,不过,心脏先后安装了7个支架,身体已大不如前。从医院回来,他对儿子、儿媳(此时儿子已结婚)说:“我身体不给力了,怂了,你们一定要照顾好姥爷,而且要照顾得比我还好。”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至今已17个年头。在为父亲88岁庆生的夜晚,我家开了个家庭会议。我首先发言,老爷子有今天,来之不易,咱家每个人都功不可没,我谢谢大家了!

        丈夫摆摆手说:“嗨,一家人咋说起了两家话!”他说:“尽孝是应该的,谁还没有老了的那一天。孝在老人在世时,才能不后悔……”

        (《中老年时报》4.21 伍民)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