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5年04月30日 星期四

    心脏病缘于“心病”

    《 文摘报 》( 2015年04月30日   04 版)

        蹊跷的“心脏病”

        例一:张女士是某外企的人事总监,家庭幸福,是很多人羡慕的对象,但她常常在半夜胸闷气短,极其难受。到医院检查,并没有查出心肌炎、心梗、心肌缺血等病症,只是血压高,要服降压药。

        例二:小王半年前患过重感冒,后来总觉得胸闷、心慌、乏力、睡眠不好。做了检查,一切指标均正常。半年来,胃口不好,人也瘦了。工作时,心里总是特别烦躁。 

        西安市红会医院精神科医师张晓春介绍:这种没有器质性病变的心脏病症状多是由于心理问题所致,应进行精神专科治疗。由于焦虑、抑郁常伴发躯体症状,与冠心病心绞痛发作十分相似,故患者常去心内科就诊。传统的医学模式更多关注躯体疾病,不关注心理问题对躯体疾病的影响,故难以诊断病因。另外,即使医生发现患者存在心理问题,有些患者也不愿意接受自己有“心理障碍”的诊断,拒绝到精神科就诊,辗转在内科重复诊治,浪费时间和财力。

        心病的基础

        张晓春介绍,焦虑症、抑郁症是患病率较高、发病复杂的多基因遗传病。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决定个体发病。有遗传病史的家族,其子女发病率较正常人群高2~10倍。

        精神应激又称为精神心理问题,包括轻度抑郁、焦虑、紧张、悲观、工作压力大、社会关系不和谐、家庭不和睦、感觉自己受到不公平待遇等。如果这些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就会导致心血管方面的症状。

        压力大最伤“心”

        器质性心脏病可并发焦虑和抑郁症,焦虑和抑郁反过来可以诱发器质性心脏病。调查显示:心理抑郁的人群,依据抑郁程度的不同,心血管事件增加49%~169%,死亡风险增加3~4倍。没有朋友、得不到社会认同、家庭关系不和睦或夫妻关系不和谐等情况,可使心血管死亡风险增加3~4倍。

        怎么才能不“伤心”

        焦虑抑郁很少自发缓解,使用抗抑郁药物是当前治疗抑郁障碍的主要方法。在由社会心理应激诱发的轻度抑郁,持续时间短,病人拒绝服药,或有抗抑郁药物使用禁忌等的情况下,可用单一心理治疗。如治疗6周无效,建议联合药物治疗。

        另外,要注意释放压力,学会劳逸结合,保持心情愉悦。适当的体育锻炼,如散步、慢跑、跳舞都可释放压力。

        (《现代保健报》4.21 刘颖艳)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