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庄”这个词,在传统的经济方式下,意味着单一、封闭、自给自足的社会生活。但是,随着社会变革、技术进步,德国村镇产生了一种新的生产生活居住方式,这就是由交通便利与远程工作催生的“通勤村”。
朗根巴赫是一个自治社区村镇,位于德国南部经济发达的拜仁州州府慕尼黑北部。这里只有三千多个居民,八成以上居民都在都市工作,人均收入比德国平均水平高30%,村镇里87%的土地依然是农林绿地。这里的人享受田园风光,也过着都市生活。是什么让他们拥有这样的生活方式?
朗根巴赫自然条件优越,水土丰茂。公元818年,这里由自耕农开疆,13世纪初期,隶属于德国南部拜仁王国的侯爵封地。因庄园主积累了比较多的财富,自此发展出一定规模的手工业、商业、传统服务业等。这吸引了一些自耕农,在农场庄园附近建立自己的村子。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以贵族阶层为核心、周边居住自耕农的镇子。朗根巴赫今天的镇徽就说明了这一点。大红色王冠,是当年朗根巴赫的封地侯的王冠。下面三个金币,代表了农业、手工业、商业这三个财富积累的方式。中间的一条水纹,代表“朗根巴赫”的德文意思“长长的溪流”,即良好的自然环境。
1818年,德国进行了土地革命和政治革命。封地侯被消灭,朗根巴赫随之成为政治上独立的镇子。
19世纪的工业革命,使农村的农业生产技术和社会结构又一次发生变化。居住在农村的人口,已不仅是与农业生产相关的人口,其中很多是与工业相关的人群,从中还产生了手工业、制造业、商业等诸多职业门类的社会群体。到了19世纪末期与20世纪初期,一个新的城市发展概念——农业公民城镇产生。在这样的城市里,虽然大部分人口与农业经济有关,但却有现代城市的特征。
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德国的农村又进行了一次产业升级的社会变革。慕尼黑地区是德国的工业基地,很多工厂和企业,都在这个区域聚集。大量外来移民涌入慕尼黑地区。这导致居住在城市的成本和压力大了起来。与此同时,随着交通和通信技术发展,发展出朗根巴赫这样一种对在都市圈工作的人极具吸引力的“通勤村”。
朗根巴赫距离大都市慕尼黑仅38公里,慕尼黑经济圈的城镇也在其大约一小时的通勤圈内。来朗根巴赫定居的人,大多是在大都市或企业工作、收入相对高的人群。他们每天往返于村镇和城市之间,也给这两者之间带来更多文化经济交流。他们不仅参与村镇的各项建设,将大城市的生活理念引入乡村,用自己相对高的收入,建设了更漂亮的住房,也参与和建设各种社会团体,甚至把自己的企业和办公室开到朗根巴赫。这些使得朗根巴赫的文化经济高度发展,社会文明程度远远高于一般村镇。
(《东方早报》3.3 孔洞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