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以“国家”名义消费国家
全国政协委员、南京大学教授张凤阳发现:在某个以国家冠名的“国家某某城市”评比中,全国600多个地级市,一半以上的城市都当选了。
以“国家”名义组织开展评比表彰活动的,不在少数,它们通常都离不开中国、中华、全国和国家这四种提法。张凤阳认为,极度泛滥的评比表彰,不仅容易制造寻租空间,还会诱致政府职能履行的结构性失衡。最后是“以爱国的名义,国家成为最廉价的消费行为”。
张凤阳建议,世界上一些著名的大奖,比如,诺贝尔奖、奥斯卡奖等,都没有国家的影子,但是并不影响它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国家冠名有神圣性,不能随便拿‘国家’消费。”
(《中国青年报》3.6 原春琳)
可在近港区域建购物区
对于香港特首梁振英提出的将在两会期间和中央探讨缩紧“自由行”政策,全国人大代表、香港经济学会副会长刘佩琼认为,自由行还要继续,政府可以按照实际旅客容量来逐步开放自由行,不能一刀切认为这会给香港带来利益。每次开放时,香港的交通系统、商业设施、酒店旅馆等方面,都需要在能够承担的情况下开放。
刘佩琼建议,此外,通过建设近港区域旅游购物区也可以有效解决游客多的问题,“在这里,香港人可以开店卖一些日常所需的物品,方便内地游客购物”。
(《京华时报》3.4 潘珊菊)
呼吁提高个税起征点到5000元
全国人大代表、珠海格力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董明珠表示,要切实提高个税起征点,起码提高到5000元。
董明珠认为,目前3500元的个税起征点还是上一届政府提出的。现在我们的物价这么高,应该让有钱人多交税,缩小贫富差距,让老百姓踏踏实实生活。“比如年收入100万元者就该交50万元,而5万元收入的就不该交税”。
董明珠说,现在很多员工都要求企业涨工资,但个税起征点不变,增加的工资是要纳税的。比如我给涨了1000元,但是上税后,员工最终拿到的并没有1000元。所以提高个税起征点,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企业成本。
(《华商报》3.5 王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