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尔吉斯斯坦是中亚地区的一个内陆国家,与中国接壤。中吉两国在民族文化方面有相当深厚的渊源。东干族是吉尔吉斯斯坦主要民族之一,其祖上从中国西北迁居于此,他们主要使用汉语、习惯使用筷子,还保留着结婚时要彩礼、闹新房这些中国传统习俗。在吉尔吉斯斯坦,随处都能找到中国元素,感受到剪不断的中国情结。
“邓小平大街”
吉尔吉斯斯坦首都比什凯克市西部有一条“邓小平大街”。在大街东端起始位置,矗立着一座邓小平头像浮雕纪念碑。纪念碑下方用中、吉、俄三种文字写着:“此街以中国卓越的社会和政治活动家邓小平的名字命名”。
1996年6月,时任比什凯克市长西拉耶夫提出以邓小平名字命名这条街。西拉耶夫是吉尔吉斯斯坦著名经济学家,他的用意在于昭示吉尔吉斯斯坦以中国为榜样,走自己特色的改革开放之路。这一提议得到了时任总统阿卡耶夫的大力支持。于是,便诞生了“邓小平大街”。
“邓小平大街”连接首都比什凯克和国家几个主要的地区,因此这条街非常重要并且具有战略意义。
爱上华语电视
吉尔吉斯斯坦有一个家喻户晓的华语有线电视台——德隆电视台。这家电视台的收视人群覆盖了吉尔吉斯斯坦人口中的60%,是当地乃至中亚最具有影响力的华语电视播出平台。
德隆电视台播出的一批人文纪录片在吉国主流社会受到欢迎,包括中国浙江文化周、中国义乌小商品城等,对于中国文化在当地传播起到重要作用。
“China Road”好样的
伊塞克湖是吉尔吉斯斯坦著名的旅游疗养胜地,中国唐代时称之为热海。不过,湖区周边道路年久失修,制约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
最近几年,吉尔吉斯斯坦当局正在实施比什凯克通往伊塞克湖公路修复项目。其中一个名叫“25公里”的项目是由中国路桥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承建的。在去往“25公里”项目部的路上,一些路人见到记者的中国脸庞,就会冲记者大声说“China Road”(中国路),并竖起大拇指。
(《环球》2015年第4期 陈瑶)